• 33阅读
  • 0回复

校验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4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品书札记

  校验人生
  陈忠实
  总装备部曹刚川上将、王统业中将、肖贞堂中将、傅镇国少将和马之庚总经理在陕西兵器系统检查“9910”工程。
  一
  写下“校验人生”这个题目,自然是为着《中国9910行动》这本书,然而更偏重更强烈的指向,却是我的内心。
  当我被官方媒体揭露的诸多政治和经济丑闻吓得瞠目结舌,当我被市井乡野民间广泛流布的讽时嘲世的歌谣和笑话淤塞了耳朵,当我亲历诸多的欺骗、欺世、鼓噪、矫饰的嘴脸而不得不闭上眼睛,常常会由愤怒转换为无奈,为烦厌,为丧气,为无言。世界变得越来越文明越来越富裕,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混沌越来越无耻?于是难免发生人生价值判断的自嘲式的生存怀疑。
  近日阅读《中国9910行动》书稿,几次竟然热泪糊眼,掩卷慨然感叹不已。一次又一次的激情涌动之后,终于从情感归于理性:校验人生。
  这不仅是一本中国国防工业走向现代化的“创业史”,而且是把一群堪称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中国人推到我的面前;这一组群雕式的人,成为人生价值判断严峻而又鲜活的参照;我的指向便滋生在自己的内心:校验人生。
  二
  九十年代发生的两场由美国人亲自导演的制裁伊拉克和南联盟的战争,让整个世界领略了现代化立体战争的新形态。其意义无须再评述,我只是在事后的今天仍然想起当时潜伏在心底的一点隐忧,万一中国面临这样的祸事,我们有与之抗衡的“家伙”没有?
  《中国9910行动》阅读的兴奋点正在于此。我终于心里有底了,终于知晓原先想象的那个“家伙”弄到什么程度了,不再糊涂了;我终于了解了神秘的“家伙”是怎样被一群优秀的中国人弄出来的,他们的杰出的创造、超常的智慧和完美的人格风范,正是铸就一个时代里的国家和民族脊梁的精髓。
  那个被世界上各种人以各种心理和各种目光关注的“飞豹”和新型导弹,被这一群中国人创造制造出来了,而且又是在被视为落后封闭保守的三秦大地上创造制造出来的,我便有了狭隘的地域性的平民的自豪。创造和制造这些在当今世界堪称顶尖级的“家伙”,没有超常的智慧是无法想象的,这是常识常理,书中也有较为充分的叙述和描写。他们果然都是各个学校的高材生,是几十年坚持钻研最新科技发展的尖子。凭他们天赋的智商和智慧,可以想象都会是国际人才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抢夺对象,令人眼热的洋房小车和丰厚的洋钞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些人几十年钻在陕西的山沟里(这些国防厂大多建于人迹罕至的山沟),拿着和各个阶层各种职业相对称的级别工资,铸造着如我一样的中国人心理安全的那一道长城,一笔一笔抹去百余年以来留在我们灵魂深处的屈辱的阴影,重塑着进入新的世纪的中国人的腰杆或者说脊梁。
  然而,我更看重也更钦敬的是他们的精神。我怎么也料想不到,令人腰杆挺硬的新型导弹的创造和制造者们具备着同样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不仅能承受创造过程的不可避免的失败,同时也有承受生活中突发的灾难的毅力,而普通人可以想象的诸如吃苦、严寒、饥饿这些生理折磨更不在计较之列。作为新型导弹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的项建杏,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出差时突然病逝,他在痛苦中默默地调整自己,很快又以冷静的心绪投入工作。在发动机试车的关键时刻,他忍痛割爱放弃了儿子的婚礼,只能留一句祝福。那个一生都在争取干活的机会被人戏谑为“得了爱干活儿‘病’”的俞清川师傅,在儿子不幸患癌须做手术的生命关头,他还是为一项紧迫的活儿上班去了。为了试验新型特种装备武器,作为万人大企业的东方厂厂长才长伟和技术人员一样潜伏在蚊虫繁密的野草丛中,既是督战,更需亲历,把一种精神率先垂范到企业之中。“9910工程”里多种新式武器的试验过程,除了艰苦所包含的所有内容之外,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难以躲避的不幸和牺牲。在这些预料中的灾难可能发生时,包括总设计师王兴治和“手术医生”王广仁等,在面临生与死的选择中,令人感到义无反顾的悲壮。(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