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红酒糟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4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多味斋

  红酒糟肉
  许春夏
  平时很少到街上“大排档”就餐。最近,我路过一家小店,忽闻到一股久违的香味:红酒糟肉香,竟使我嘴馋得不得了,做了一回食客。
  江南盛产黄酒,做酒需用红曲;秋风乍起,师傅就挨家挨户上门帮助发红曲。遇到风调雨顺年份,做酒人家多数量也多,红曲晒得晒场通红一片。我们小孩儿最喜欢帮大人晒红曲,那股略带甜而又酸的味道,让我们陶醉,给我们甜蜜想象。曲制好后,就开始做酒。红曲这东西就是灵,晾干糯米饭与之搀和二十四小时后,酒里的水就开始微甜,继而甜津津的。此时,大人们总要盛一碗给孩子们吃——酒甜吃了不醉。这时候,劳累一年的感觉已荡然无存。这样继续四天,酒开始变凶,大人们也把沥出的酒贮藏在泥罐里,沥出的渣就成了酒糟。
  处理酒糟方式很多。有的拿来糟蛋、糟萝卜,有的加红糖煮后当酒吃,更多的是用于糟肉。糟肉很有讲究。选的肉不能太精,也不能全肥,必须是半精半肥。我小时候,农村比较艰苦,某家糟肉能吃上多久,就是穷富象征。邻家有七个儿子,其父日日担心娶不进儿媳,竟闹出一个笑话:每天中午,出门时嘴巴都吃得红红油油的,并逢人就咂咂嘴,称红糟肉好吃。某女还真冲这点嫁与其子为妻,才知道那碗糟肉就其父能享用,每天出门往嘴巴上一抹,以显富庶。
  不过,红糟肉真的是美味无比。红糟微甜,沥酒后本已瘦瘪无物,但经肥油一泡,恢复了糯米软糯状态;肉不带骨,肥中有精,再由酒汁一浸、一蒸,呈红色,肥而不腻。这种相得益彰的搭配,使糟肉得以协调,溢香漾色。
  红酒糟肉不仅能改换人的口味,据有关报刊资料和从医学角度来看,酒糟富含酶、氨基酸等十几种营养成份,对人体能量补充和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加上猪肉选料精细,本为佳肴,堪称一绝。江南一带农户常以此滋补坐月子妇女和虚弱者。
  现在用白酒糟糟的鸡、蛋之类风味食品已广泛在超市露脸,我数次品之,味道都不及红糟酒肉好——可惜现在尚未开发。我说,它味好就好在其从曲酿到沥酒都采用土法,这是现代工艺所无法比拟的。由此看来,随着社会进步,该摒弃的要摒弃,该继承的还是要继承下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