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棋中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4
第8版(周末副刊)
专栏:茶楼

  棋中世界
  郑有义
  我不知道中国有几多“国粹”,只觉得中国象棋大约应算一“粹”的。国人可以不知宇宙航天,不知白宫红场,如不知那车马炮演绎的方阵,则连驱牛使犁的农人,也要讪笑的。象棋之魅力之生命力,在于雅俗共赏。雅,有琴棋书画之说,可列皇家侯门之室,可登文人墨客之堂,官邸私宅,无不成趣。俗,则山民农户,樵夫渔人,都可与棋有不解之缘,田头地角,马路牙子,尽可成趣。中国象棋,实在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国粹。
  禅,是智者的领域,象棋亦如是。棋理深邃,神机不尽,令你欲舍不忍,欲罢不能。相对于开局布阵、中盘搏杀的战术研讨,我尤爱排局。这实际是一种高级残局,它把许多矛盾冲突集中起来,呈相维相掣之势,现相生相克之机,稍失机宜,立呈败局,岌岌乎胜负存于一念之间,这实在是一种逻辑思维及智力、意志的锻造。要棋有长进,极尽其趣,读谱、拆棋是不可少的。拆自己之棋,可悟进退得失,而习先人之谱,拆名人对局,尤不可少。每拆棋悟棋之时,眼前恍若真的沙场,遍野刀光剑影,盈耳金石铿锵,烟波迷离之中,常伏千钧弩,蓄万仞兵,成玲珑剔透、宜攻宜守之好形。每于平淡中,见异军突起之绝杀,窘迫中现柳暗花明之佳构,便喜极,不忍拆罢,势必再拆,良久方住。拆毕,便又叹,玄机莫测,棋道深矣,为此中人,难矣。浅尝辄止易,悟透玄机难,臭棋、漏招不绝,奈何?自知无此天才,乃一笑置之。
  我爱棋,更由于棋道、人道与禅理相通。禅戒无妄,戒贪欲,戒利益之心。行棋戒浮躁,戒“贪小”,戒狭隘,戒无妄之杀。禅理开棋之茅塞,亦教人做人,棋助参悟禅之境界,品棋中亦常可品出做人的道理。少年时,心浮气盛,不知棋艺之深邃,不知世事之艰难,每每碰得头破血流。大败亏输而不罢手。直至过了不惑之年,方悟出学棋先做人,棋人并进的道理。不因败棋而心浮气躁,不因得意而傲慢轻人,学棋艺,亦学方正品行,其趣又添几分。细细品来,棋如其人,大抵不错。棋风泼辣、性喜搏杀者,大约做人亦粗旷豪放,敢做敢为。行子细腻,布局严谨,则为人亦多规范谨慎、稳健宜人。弈来常出新招,不落窠臼,大约生活中亦敢为人先,常有惊人之举。行棋无主见,临阵躇踌不已,且以悔棋为常见者,大约做事亦多优柔寡断,常无果决杀伐之风。此论固不确凿,棋理人理相通,却是实情。“世事如棋局局新”,反过来,亦正是棋如世事。棋中的稳健凝重之设防,心浮气躁之攻杀,工于心计之布阵,柳暗花明之玄机,相生相克之战理,破釜沉舟之胆识,无不可在做人、在生活中找到“相似性”,再从棋理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便受益匪浅了。
  棋之禅,又可忘我忘忧。人之于世,总难全然脱俗,免不了诸多的求取利益之心,无论为人为己,于公于私,都难全脱“有我”的境界,所谓乐亦有忧,苦亦有忧,无忧而无我,“有我”即有忧。有忧“有我”时,倘耿耿于怀,孤灯面壁,常难自拔。此刻,倘约三五棋友,或一枰对坐,品茗相弈,或拆析名局,切磋长进,甚或一通神聊、一派海吹、一席互贬、一阵互捧之后,不消说,所谓人与我、内与外、大与小、好与坏、功名利禄、风雨炎凉,尽付笑谈中,可收明月清心、正本清源之功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