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据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以及消费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严重 粮食产后损失不容忽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5
第3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据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以及消费过程中损失和浪费严重
  粮食产后损失不容忽视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年产量约4700亿公斤。但由于人多地少,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水平。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求平稳,因为今后10年,全国年人口增长1000多万的趋势不会变,耕地总面积每年缩减几百万亩的情况不会变,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状况不会变,也就是说粮食在我国所处的地位不会变。
  我国人民向来有珍惜粮食的美德。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粮食产后损失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大的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对22个省574个县粮食产后损失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试想,如果各级政府抓减少产后粮食损失工作像抓“菜篮子”、“米袋子”一样重视;如果基层粮管所负责人、保管员抓农村储粮工作像国家有关部门抓国家储备粮那样尽心尽职,如果我国4亿城市人口珍惜每粒粮食,我国完全可以将目前的产后粮食的损失减少1/3,也就是说,每年可以少损失300多亿公斤粮食。这些粮食按每亩400公斤计,相当于7000多万亩粮田一年的总产量,比我国著名的“北大仓”黑龙江省一年的粮食产量还多。令人焦虑的是,与80年代相比,目前我国产后粮食损失率上升了3个百分点左右,每年多损失大约150亿公斤,这一点应引起各级政府和粮食系统人员以及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
  造成粮食产后损失的原因,我认为,一是政府职能机构对粮食产后损失不重视。二是发生在农村的粮食损失比较严重,如种子的损失、收获中的损失、农户储粮中的损失、粮食直接作饲料的损失等等。据调查,每年用于直接作饲料的粮食就达700亿至1000亿公斤,如果将这些粮食全部生产成混合饲料,不仅能满足正在增长的养殖业的需要,每年还可节约200亿至400亿公斤粮食。三是发生在流通领域的粮食损失,包括加工过程中的损失、调运过程中的损失、销售中的损失。四是发生在消费中的损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传统的“惜粮”、“爱粮”的观念也有所淡化。据有关方面调查,粮食消费中的损失高达6.3%。《中国消费者报》1999年9月26日报道,京城第一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宣武区再生资源分选站运行3个月,居然运出垃圾馒头35吨,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约有283亿公斤成品粮白白浪费在食堂、饭店和亿万家庭中。为此,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强爱粮、惜粮的传统教育。同时有关部门要对食堂、饭店作出明文规定,对浪费粮食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国家粮食储备总公司承德直属库 魏存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