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6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加快城市化,培养新的消费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蔡昉
  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扩大需求的长期战略,而利用政策手段使目前的部分流动人口市民化,也能够取得刺激需求的近期效果。
  现有的扩大内需政策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首先,现有的政策较多地着眼于刺激间接需求,使得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难以发挥;其次,刺激居民直接需求的政策又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城市居民,而忽略了占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所以,如何使现有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短期内提高应该是刺激内需政策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无疑是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领域,不仅因为在农村地区居住了中国大部分的人口,而且由于他们现有的人均消费水平还很低,接近70%的农村人口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份额仅为40%多。所以潜在的需求非常巨大。但是,农村居民需求的扩大,遇到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慢和与消费配套的市场条件及基础设施等的制约。
  从经济成长阶段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转型正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双重转变的过程。一方面,多年的持续经济增长使中国经济步入需求主导型的成长阶段,并同时宣告了“短缺”为特点的供给制约阶段的结束,需求(包括需求结构和需求水平)成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有制约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发展绝对水平的差异和既定的人口地域分布特点,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之中。因此,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扩大需求的长期战略,而利用政策手段对户籍制度作出一定的调整,使目前的部分流动人口市民化,也能够取得刺激需求的近期效果。
  首先,加快城市化、市民化可以解决现有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匹配的矛盾。目前在900多种重要工业品当中,半数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50%。这是因为这种生产结构与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不相适应。但农村居民又因为收入水平、基础设施和市场网点的制约,无能力消费这些产品。如果能够将一部分具有农民身份的打工者变为城市居民,他们的消费意愿与现有的生产结构更为适应。这一新的消费群体,可以为产业结构提供一个调整期。
  其次,城市化还可以使居民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从而增加个体消费水平。城市化之所以能促进消费,使消费结构和消费主体都发生转变,从根本上说在于农村实现城市化或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以后消费模式的转变。而城市化为什么能促使他们的需求模式发生转变呢?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作用。
  1.城市化使市场可进入性加强。城市化所产生的一个显著的效应就是生产与生活环境的高度聚集。这种聚集效应使得社区联结更为紧密,信息的传递更为便捷,公共性基础设施的边际成本也因为规模效益而降低。所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城市地区都具有农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使消费者的市场可进入性加强。
  2.城市化可产生收入增加效应。一方面,相对于农村地区,城市化所导致的聚集效应使劳动力市场更好地发育,从而有助于人们获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城市的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相对于农村来说更高。所以,城市化对于提高人们的收入有明显的作用。即使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的增加也会扩大总需求。
  3.城市化会形成消费的示范效应。进入城市的人口往往受“城市之光”的吸引。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会对他们产生示范效应。城市社区的高度聚集和更通畅的信息传递渠道,也使得消费信息的集散更加便利;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也会使消费的热点更容易形成和传播。而这一切都会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
  4.城市化会使流动人口的收入长期化,从而改变预期。目前已经有数千万农村人口在城市打工,处于流动状态。然而,由于他们不具备城市永久居民身份,工作预期不稳定,其消费行为并没有城市化。经济学的终身收入假说指出,人们在消费时,通常是按照其稳定的或终身可得的收入作为其预算约束。如果工作不稳定,其储蓄倾向就高。所以,在城市短期滞留的人口不愿将其收入过多地用于即期的消费。而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吸收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城市居民,其对未来的预期就会改变,也更愿意消费他们的即期收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