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温饱不停步 治本抓巩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到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后,全国扶贫开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在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巩固、提高,进而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山东临沂的作法是——
  温饱不停步 治本抓巩固
  刘成果
  临沂市位于沂蒙山区,1995年底在全国连片贫困山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在温饱之后,临沂市围绕巩固温饱,采取治本措施,继续苦干实干,扶贫开发取得了新的成绩。到1998年底,全市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到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降到了1%以下;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稳定解决了温饱,在全国贫困地区继续领先一步。沂蒙山区稳定解决温饱的实践,为新世纪扶贫开发提供了重要经验。
  把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作为巩固温饱的基础来抓
  在基本解决温饱以后,临沂市的基本生存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近年来,临沂市把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作为巩固温饱的一个基础环节来抓,进一步提高标准,扩大规模,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突出治理荒山和开发小流域,坚持不懈,成效显著。1995年至1998年,全市改造中低产田30万亩,开发土地后备资源30万亩;治理小流域42条,1000多平方公里;开发沙石山岭190万亩,新造林150多万亩。目前,已经初步实现了山区“山顶防护林戴帽,山坡经济林缠腰,山间小塘坝成串,山下小平原成片”;平原“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电相配套”;丘陵“变荒为绿,化零为整,三保(水、土、肥)梯田连片,林渠路电相连”的治理目标。基本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巩固温饱、防止返贫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临沂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投入机制上,坚持国家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引进外资为补充,多方筹措资金。在组织实施上,采取大中小项目相结合,常年搞与农闲季节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型工程实行村自为战,户自为战;对整个流域治理工程,实行联村跨区域协同会战。在受益分配上,对于小型工程实行谁开发、谁承包、谁受益;对于统一治理开发的荒山,全部公开承包到户管理经营,承包费收入再投入到山区开发中,形成开发——承包——再开发的良性循环。
  把发展基础产业作为巩固温饱的现实选择来抓
  巩固温饱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吃饭有稳定保障,二是收入有稳定来源。在贫困地区离开农业谈巩固温饱、谈发展是不客观的。在发展农业方面,临沂市提出“稳定粮食吃饱饭,调整结构把钱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从本地资源出发,面向市场,调整农业结构,突出特色产品,发展产业化经营,重点抓住了四个环节。一是建基地。通过基地示范影响,逐步形成以基地为中心的连片开发,规模生产。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多个较大规模的拳头产品生产基地。如平邑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金银花基地,金银花产量占到全国的2/3;蒙阴县有全国最大的养兔基地。全市9个县中有8个分别成为全国粮、油、果、肉百强县。二是抓科技。全市围绕生产基地建立相应的技术服务网络,鼓励技术人员与农户签订协议,开展技术服务承包或入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三是扶龙头。重点扶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各类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2250多家,极大地带动了资源的深度开发,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产品基地的发展。四是促流通。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各种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68处,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65%,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巩固温饱的必要条件来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温饱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必须营造市场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临沂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突出抓了交通、通信、电力、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了历史上“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封闭落后状况,对全市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支撑和扩张作用。
  在交通建设方面,临沂市按照高标准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到1998年底,全市实现了村村通车,乡乡通柏油路,公路总里程达到5279公里,其中77%以上是高级、次高级路面。在此基础上,全市进一步实现了户户通电、村村通电话。同时,临沂市进一步抓了市场建设,提出解放思想,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建,共同投资,分别受益,从过去单一地依靠工商部门建市场向社会办市场转变,取得了巨大成功。
  把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作为巩固温饱的根本来抓
  在基本解决温饱之后,临沂市提出“富民先富脑”,把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作为巩固温饱的根本措施,贯穿整个扶贫开发全过程,抓教育,抓培训,抓实用技术推广,开展科教扶贫,突出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7个贫困县全部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沂水县乡乡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全县有3万多农民取得了“绿色证书”,2700多名农民获得技术员以上职称。平邑县90%以上的劳动力接受过实用技术培训,有20万农民掌握了1—2门先进实用技术。蒙阴县587个行政村村村配备科技村委副主任,形成了重视科技、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发展科技的良好氛围。
  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巩固温饱的必要保证来抓
  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临沂市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创造了“给钱给物,更要建设一个好支部”的扶贫工作经验,涌现出了以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支部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温饱之后,临沂市继续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为巩固温饱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他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开展了创建九间棚村式先进党支部和向王廷江同志学习的活动,命名表彰了一大批达到创建标准的农村党支部和模范党支部书记,形成了先进群体的整体带动优势。以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整顿、调整后进班子。全市把整顿贫困后进村班子、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延长土地承包期、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加强社会治安以及信访工作捆在一起配套抓,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