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锁定“特色”兴桔业——石门县柑桔结构调整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锁定“特色”兴桔业
  ——石门县柑桔结构调整纪实
  贺新初 张友亮
  金秋时节,对湖南省石门县30万桔农来说,是个忙碌热闹的季节,更是喜悦欢乐的季节。尽管是小年,但全县26万亩柑桔仍然获得了好收成,总产量可达30万吨。9月初以来,全国各地的桔商陆续云集石门,展开了一年一度的柑桔购销战。柑桔价格一路飙升,从9月初的每公斤1元猛增到10月初的每公斤2元。
  主攻特色
  石门县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的山区农业县。明朝洪武年间,柑桔生产就有一定规模。60年代初期,县里新建了以柑桔为主业的园艺示范场,70年代,他们新建了2500亩的柑桔园艺场,没想到产品一路走红,成为市场的紧俏货。从此,石门一届一届的领导班子“咬定柑桔不放松”,开展大规模的丘岗地开发。柑桔面积以每年递增1.4万亩的速度扩张,产量以每年上万吨的增量攀升,到1997年,石门县已成为“湖南省第一大柑桔主产县”。
  石门柑桔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好景不长,80年代开始,南方各省普遍大规模种植柑桔,到90年代初期,仅湖南一省,柑桔面积就达800多万亩。石门柑桔和其他地方的柑桔一样,大多是中迟熟品种,市场份额一天天缩小,竞争能力一天天减弱。
  如何避免石门柑桔与外地柑桔结构的雷同,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柑桔科研人员瞄准石门独特的地理环境,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了主攻“石门特早熟蜜桔”上。
  石门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下生产出来的柑桔,不仅容易积累糖分,而且比其他产区的同类早熟品种提早成熟8—10天。石门县果断决策,控制和压缩中迟熟面积,大力发展早熟特早熟品种。如今,石门的早熟特早熟蜜桔已占到柑桔总面积的75%,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蜜桔生产与出口基地。当其他地区的柑桔还是青果满枝,石门早熟蜜桔早在9月上旬就陆续占领全国各大市场,成为商家的抢手货,并从1988年起被选进首都钓鱼台国宾馆作为国宴果品。
  调整结构
  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石门柑桔产业也逐渐暴露出结构过于单一、桔园逐渐老化、品种更新滞后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农产品严重滞销的1997年,石门柑桔遭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冷遇”,每公斤价格最低降到0.1元。在大雪纷飞的严冬,仍有黄灿灿的果子高挂枝头。
  面对窘境,石门县委、县政府决策层多次召集生产、营销大户座谈,并派人北上南下考察市场,找出了“卖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果子多了,而是优质率低了;不是没有市场,而是品种太单一了。
  为了走出困境,他们打出了“品改”牌,全面淘汰中迟熟蜜桔品种和有核椪柑、杂橙杂柚,改造退化、老化桔园,进一步扩展早熟特早熟蜜桔,大量引进时下畅销的无病毒脐橙、椪柑、良种柚、夏橙、冰糖橙等名特优新稀品种,根据全县各主产乡镇的地理、气候和种植习惯,按照区域化、良种化、名优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了成片基地。在此基础上,他们给石门柑桔取名注册,打出“湘冠”、“金果”品牌,提高柑桔“身价”,并利用中央电视台“扶贫广告”滚动播出1000余次,石门柑桔再次声名远播,深入人心。
  经过30年的柑桔产业建设和品种、规模、布局的结构调整,使石门柑桔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如今,石门柑桔已远销加拿大、俄罗斯、欧美、东南亚、港澳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维持在每年6000吨左右。每年9月,全国各地的客商更是纷至沓来,在石门安营扎寨,一住就是半年。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区的3000多客商在石门销售柑桔,石门县皂市镇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柑桔产地交易市场。
  桔业兴,县民富。从1995年起,石门柑桔年产值稳定在1亿元以上,年特产税收入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柑桔年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达到5000户以上,10万元的达到百户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