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推动机构改革——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7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推动机构改革
  ——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浅析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13日至14日,欧盟15国首脑汇聚法国西南部海滨城市比亚里茨,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议。会议的议题是讨论欧盟机构改革,为今年12月7日在尼斯举行的欧盟峰会作准备。
  机构改革是今年欧盟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欧盟作出东扩决定,机构改革的课题随即提上日程。若不进行机构改革,扩大到28国的欧盟将陷于瘫痪。为此,欧盟委员会委托政府间会议拟定机构改革方案。近8个月来,在政府间会议的框架内,欧盟召开过专家级、大使级、部长级会议,9月以来,又举行了多种其他类型的会议,总之,欧盟正加大力度准备着机构改革方案。由于机构改革触及成员国根本利益,各国权衡利害得失的出发点不一样,迄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离尼斯首脑会议只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人们普遍担心尼斯会议达不成协议,计划中的《尼斯条约》将会难产。法国的忧虑尤深,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肩负着确保尼斯会议成功的重任。为此,希拉克总统向成员国首脑发出了参加比亚里茨首脑会议的邀请。希拉克在邀请信中表示:他殷切希望这次首脑会议能够对机构改革方案“给一个决定性的推动力”,“因为比亚里茨会议的成功,就意味着尼斯会议的成功”。
  比亚里茨会议是一次非正式会议,没有作出任何结论,也没有发表新闻公报。从此间媒体透露的情况看,会议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分歧没有解决。会上,各国表达了共同的愿望:一定要制定出一个雄心勃勃的《尼斯条约》。具体地说,在机构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上,大家的看法有所接近。以扩大使用“有效多数表决制”为例,人们早在理论上认识到“一致通过”的表决原则不利于欧盟作决策,亟需改革,然而落实具体措施,每个国家都希望在某些领域保留“一票否决权”,以捍卫本国利益。这次,有些国家表示愿作一些让步。例如,法国原先反对在司法与内政领域实行多数表决制,现在松动了。在欧盟委员会人数及理事会投票权分配的问题上,虽未达成一致,但也充分交换了意见。荷、比、卢等小国代表对大国“出了一口气”,要求把委员从目前的20个增加到28个,不是按国家大小而是按人口比例分配委员名额。
  比亚里茨会议为成员国首脑提供了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表态、争论、发牢骚,都是沟通的方式,这有利于增进了解,有利于调整政策,使改革方案最终能够出台。欧盟向来是在争吵中发展的,不到最后一刻,一般难以达成协议。由此观之,比亚里茨会议没有达成一致倒是合乎情理的。何况这次会议的使命不是作结论,而是化解矛盾,是为尼斯会议作铺垫。
  比亚里茨会议是在欧洲个别国家和中东形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召开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民族主义分子越境来到法国,和法国巴斯克民族主义分子汇合,“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欧盟领导人表示抗议,法方出动大批警察维持治安。会场内,争论激烈;会场外,风声鹤唳。欧盟负责安全与外交事务的高级代表索拉纳特地从中东赶来,通报了他穿梭斡旋的情况。会议发表声明,呼吁巴以立即重新对话,拯救和平进程。但是,欧盟并不想深度介入,会议开幕之日,巴拉克的特使、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来到比亚里茨,他是想在那里会见西班牙和比利时首脑,最终完成他欧盟之行的使命。欧盟对他在此时到达颇感紧张。希拉克特意辟谣说,欧盟无意参加中东问题首脑会谈。他还说,解决中东问题,欧盟将量力而行,表现出谨慎和不偏不倚。南斯拉夫新总统科什图尼察应邀来到比亚里茨,与欧盟首脑见面,并共进午餐,欧盟还决定给南联盟2亿欧元援款。媒体将此事炒得很热,认为是南重返欧洲大家庭的标志。有不少评论认为,科什图尼察的与会及中东形势,成了这次首脑会议的热门话题。
  (本报巴黎10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