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宜宾市依靠创新提高竞争力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5%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宜宾市依靠创新提高竞争力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5%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四川省宜宾市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改革之路,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连续5年名列全省前茅。
市属宜宾县早在1992年就开始探索对县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创新,首先打破了产权制度改革的禁区,被誉为“宜宾经验”。
近年来,宜宾市重点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率先在全省实行“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大大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改制普遍建立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机构,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999年,全市43户大中型企业拥有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机构16个,共开发科技项目258个,新产品产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名列全省第二,从而形成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能力强、经济附加值高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五粮液集团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增加投入,在全国同盟行业第一个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构,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10年时间实现了3次大的技术跨越,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5家科技进步型企业之一。丝丽雅集团公司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发出了“蛹蛋白”粘胶长丝,并加大技术改造步伐,使其规模不断扩大,成本降到全国同行业最低,利税连年翻番。在技术创新这个大氛围下,中小企业纷纷背靠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涌现出了天工机械厂、金属复合板厂等一批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也蓬勃发展,目前已达到165家。
目前,全市累计申请专利746项,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有550项,先后有189项专利技术得到了开发利用。目前,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88年的25%提高到45%。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