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改革实践中的若干思想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9
第9版(理论·视点)
专栏:

  正确认识改革实践中的若干思想矛盾
  刘陈德 史秋秋
  编者的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而且引起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在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中,主流无疑是前进的、向上的,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思想矛盾与困惑。刘陈德、史秋秋的文章,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如何认识改革实践过程中的思想矛盾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的生活大为改善。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人民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向更加民主、文明、健康的方向快速攀升。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改革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矛盾与困惑。我们不仅要承认和正视这个客观现实,而且要深刻分析其原因,努力对当前亟须给予理论引导或说明的突出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切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把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改革开放路线上来,使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剧烈的社会变革与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摩擦不可避免。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仍然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解决
  正确认识人们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矛盾,首先要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过程来分析。我国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给人民群众带来现实的、根本的和长远的利益。二十多年来,人们在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改革对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冲击。从实践看,人民群众企盼通过改革实现国家富强和个人生活幸福,因而从根本和整体上拥护改革。但由于社会改革整体推进的步伐与现实的人们实际生活和思想承受能力不足的差距,加之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改革措施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当改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力度不断加大的时候,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种种不适应就必然反映出来。
  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分的固定劳动岗位成为人们生活的“保险箱”。“等得到、靠得住、要得来”的社会分配机制,使人们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心态相对平稳。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人们四平八稳的生活节奏。面对种种激烈的竞争,尽管人们都在努力适应,但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的人,在心理上、观念上、感情上一时仍然无法适应,甚至误认为是改革打碎了自己的饭碗,对改革产生疑虑。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形成了不同的利益格局。不同利益格局中的人,得到的利益差异较大。从实际情况分析,同样条件的人,付出同样的努力,但由于处在不同的利益格局中,其收益可以相差几倍、十几倍甚至更多。行业与行业、单位与单位之间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国有企业,在没有摆脱困境的情况下,职工收入不稳定,甚至下岗,既得利益受到损失,增加了现实的失落感。
  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中,集中地进行了各项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的住房、医疗等均由国家大包大揽的生活模式。由于改革前职工的收入低、积累少,加之现实的个人预期收入不甚稳定和预期支出不断加大,人们产生了种种后顾之忧,由此形成了既希望改革又害怕改革的矛盾心态,并影响到对改革前景的信心。
  人们的这些思想矛盾产生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既不奇怪,也不可怕。马克思说过,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手段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矛盾,仍然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来解决。只有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和思想矛盾,这是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信心的基础。例如,社会普遍关注的就业问题,就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制度和配套措施,使市场经济的巨大包容性充分体现出来,并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与此同时,更新观念也是增强人们适应改革和发展、克服自身认识局限的重要方面,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就会在社会变革以及市场经济的规律面前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改革每深化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然而,二十多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当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各种信息丰富庞杂,人们的生活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向人民群众摆事实、讲道理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讲假话、空话。真话、实话讲得越多,群众听了越能增加信心。讲改革前景要把握分寸,既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看到美好前景,又要让人们感到有实现的可能,看到经过最大努力可能达到的最好结果,“这样人民的心里才会平静下来”。讲现实要掌握好度,把握事物的两面性,既讲成绩又讲问题,做到不回避改革中的矛盾,力求把问题如实讲清楚。只有敢于承认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才能真正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承认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建立人民群众信心的过程。
  利益分配中存在的客观问题与主观错位引发了一些疑虑。化解这些疑虑,关键在于规范各种经济行为,完善分配政策,引导和帮助人们合法致富
  改革实践过程中的利益调整和利益分配,对人民群众的情绪往往会产生较大影响。党关于分配的基本政策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在这种分配杠杆的作用下,会形成一定的差距。利益差距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压力,同时又会激发出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分配政策是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解决社会分配突出矛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的。比如,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被真正认识的时候,社会上一度出现过“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在认识了这个问题以后,党和政府不仅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各种待遇,而且允许和鼓励把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于是,社会上又出现了“知本经济”、“智本经济”的说法。可见,分配政策即使再合理,也不可能在同一时期解决利益分配中的全部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人们对分配政策的合理倾斜的理解和心理承受力已大大增强,但对哪部分人应该先富仍有很多不同看法,特别是很多工人、农民对自己能否尽快加入先富起来的行列持怀疑态度。目前,在分配问题上的突出矛盾,是社会分配差距较大和分配过程中的不公现象。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同社会成员、不同经济组织,因竞争能力的差异、劳动贡献和要素投入的不等,收入差距的形成及扩大是必然的,这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效率的全面提高。但现有的竞争格局是以不平衡的经济基础和不同等的竞争环境为起跑线的,这是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群体性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利用非法手段,在不进行任何竞争和生产要素投入的情况下直接攫取财富,加剧了收入的不公平,这就造成一部分人对现行分配政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进而引发对一些分配政策的不满。这些客观问题需要今后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
  与上述的客观问题相对应,人们在对利益分配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错位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分配观的交织。一种是过去的忽视劳动效率与效益的差别,只讲分配结果的均等;另一种是现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当前,前一种观念,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还没有彻底消失,其分配参照系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前的坐标上;后一种观念,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按资本、技术要素分配等新的分配方式认同率低。另外,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有的把“劳”看成劳动结果,有的把“劳”看成劳动时间,有的把“劳”理解为体力付出。因此,一些人会在复杂的利益分配过程中,采取“对自己有利的就赞成,对自己不利的就反对”的态度,由此造成不同的人群各诉其“苦”的现象。
  解决利益调整和利益分配引发的思想矛盾,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出发,否则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民群众希望通过改革开放早富、快富,他们对物质需求的愿望是“爆发式”的。这种愿望能否实现、怎样实现,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情,进而也影响人们对党的致富“大政策”的看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人们生活水平比较低,需要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伴而生,因而既要通过化解消极的因素以增强信心,更要利用积极的因素来增强信心。对于那些不择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不能听之任之;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逃税、行贿受贿和通过权钱交易牟取的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严肃整顿收入分配秩序。对于现实生活中因认识错位而形成的失衡心态,不能火上浇油,更不能无端指责所有先富的人。既要依法保护那些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又要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加强收入分配监控,及时调节收入分配的对策,使收入分配规范化;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推动尚未富起来的人尽快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对于群众中出现的类似“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矛盾心态,不能简单地认为群众落后。首先要看到群众的致富热情,把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增强对致富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作为解决由致富预期心理和现实结果落差形成的感觉错位的重点,对于那些缺乏致富能力,感到致富无门、不会致富的群众,要真诚帮助,既通过物质扶贫,保障低收入人的基本生活,又通过技能扶贫,帮助他们找到致富的途径和办法,学习和掌握致富技能,让他们看到致富的希望,增强致富的信心。此外,还要帮助他们认清和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认同受到某些冲击。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机与活力,既要依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要依靠社会机制的保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应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中合理部分的有机融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价值观念。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不断增强,对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加之封建思想残余、小生产势力的惯性、西方意识形态和腐朽生活方式对我国的渗透,很容易诱发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滋生和蔓延。当前,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这些多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必然同时存在。应当看到,从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上讲,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体现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即使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但问题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确有市场,而我们始终坚持和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的却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更多的利益体现和价值体现,甚至让人感到坚持这种价值观还往往吃亏,这就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这种价值观是维系我国社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取向的总和,应该得到推崇和认同。1998年的抗洪救灾壮举及其展现的伟大抗洪精神,体现了社会和人民群众对这种价值观的普遍需要与认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机与活力,要依靠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追求与实践,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理想信念的灌输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弘扬和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还要讲义利的结合。只讲无私奉献,不谈个人利益,只讲精神激励,不谈物质给予,这对一部分人可以,大多数人不行;在短时间内可以,长期不行。体现义利结合需要社会机制的保障。要建立一种支持、激励和奖励人们坚持实践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机制,这不仅是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基础,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切实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人民群众看到了这种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和崇高地位,就会自觉地去实践,并形成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巨大力量。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维护这个核心,还要靠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生产力的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物质条件改善了,人民可以受到更多的教育和更多的文化熏陶;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愚昧落后的东西就少了市场;文明素质提高了,歪风陋习就不易泛滥。这样,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就会更加积极向上。
  解决改革实践中人们的思想矛盾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矛盾消失后,新的矛盾还会产生,这就决定了解决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科学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解决好各种矛盾交织引发的思想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