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辩证看四川 实现新跨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2
第1版(要闻)
专栏:

  辩证看四川 实现新跨越
  本报记者 高新庆
  编辑点评西部大开发是全新的事业;全新的事业不能按老本本、老套套来办。四川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新思路、新决策、新战略、新举措,以及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西部开发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给人以启示,值得西部各省区市借鉴。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屋建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认真落实“十五”计划,适时提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决策,上下为之鼓舞。四川人说,实现新跨越,迎接新世纪!
  “跨越”由来:“危机”引发新思路
  四川人,曾因“天府之国”的美誉满足过,还因提前两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自豪过。
  但四川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一是四川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不相称。四川是西部大省,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西部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人口占西部30%;国内生产总值去年达3711.6亿元,占西部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2.6亿元,占西部2/3。可以说西部三分天下四川有其一。但四川经济实力、竞争力并不强。
  二是横向比较: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部,包括四川,与东部比,发展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扩大了。从经济总规模看,东西部差距十分悬殊。四川的GDP虽在西部排第一,也仅相当于广东的40%。从消费市场看,1999年四川与广东比,只及广东1/3。从发展速度看,1979—1999年的21年间,全国年均增长9.6%,四川年均增长9.1%,在全国排名第二十三位。
  不比,沾沾自喜。比一比,顿感危机。四川人从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比较中,从四川战略地位的掂量中,产生了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引发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新决策。
  何谓“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即从21世纪开始,今后10年,四川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由西部经济大省建成西部经济强省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新跨越。
  经济上,一是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超过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赶上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经济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总体是做大做强。做大,要求加速,增加总量。做强,要求高质高效,提高竞争力。欲达经济强省,尤其要在提高经济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经济竞争力上下功夫。所谓“跨越”,不仅包括“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还包括时间、空间上的追赶与突破。而且包括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和飞跃。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考虑到四川人口基数相当大,及与东部比的明显差距等因素,实现这个目标和任务,并不轻松。
  辩证思维力争“后发优势”
  四川用辩证思维指导由“后发劣势”转向“后发优势”。
  认真务虚与科学务实。四川省委认为,西部大开发这样宏伟的事业,没有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参与、积极行动,是不可能成功的。省委把思想发动摆在第一位。今年未等过完春节,省级机关就率先开展“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的大讨论,由省城延伸到市、县、乡,被称为“第二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延续半年之久。这次大讨论,紧紧围绕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解放、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调破除“盆地意识”、保守思想、小农观念,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发展,以及超常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新观念。省委还特别强调,通过大讨论,领导干部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和扎扎实实的作风。西部大开发,切忌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说假话、搞形式主义。
  在大讨论以及充分调查、科学论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从省到市、县,几上几下,制定了5至10年的开发、发展规划;紧接着抓项目启动,抓落实;抓当前,做到近期计划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抓规划、计划与抓落实、抓行动相结合。一波接一波,后浪推前浪,使西部开发变成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行动。
  “蓄势待发”与“抢占先机”。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经济要有后劲。四川计划前5年,在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把主要力量用在安排水力、电力工程,交通运输,电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牢牢夯实基础,为后5年快速、高效、健康发展,铆足后劲,创造条件,这叫“蓄势待发”。
  四川又十分强调“抢占先机”。第一,改革要先机而动,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宜宾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从1995年开始,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益连续几年名列全省前茅。去年江总书记视察宜宾,欣然为宜宾题词:“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认真学习宜宾经验,加速全面推进改革。
  第二,强调“科教兴川”,优先发展,为西部开发战略,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科技支撑。四川是西部科教大省,教育与科技,包括军工科研,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四川决心强化教育,加速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突出高新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
  第三,对外开放要由落后、被动,转为争先、主动。对外开放是四川的薄弱环节,四川决心扩大外商投资领域,已筛选一批好企业、好项目对外招商、引资,推动、鼓励企业与世界500强等大公司、大集团和名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鼓励企业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扩大对外投资与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和市场空间。
  区域经济与战略高地。四川在西部开发中,十分注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的原则,将全省划分为成都平原、攀西地区、民族地区、丘陵和盆周山区等四大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要求各地发展不搞一刀切。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强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突出抓好成都市区和攀西地区两大重点,而重中之重是抓好成都平原,要求成都市“构建西部战略高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成都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四川全省32.1%,是西部10省区的10%;人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相当,已提前两年实现小康。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优行列。成都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十分突出。把成都作为战略高地、战略支撑来抓,的确颇具战略眼光。成都必将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辐射和支撑作用。
  迎接新世纪,巴蜀大地正展现无限的生机,也展现无限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