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身下”更要“心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4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身下”更要“心下”
汤勇
干部下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扎扎实实为民排忧解难,认认真真解决实际问题,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生动体现,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身下而心不下,甚至是“假下基层”的现象。有的同志下基层,摆样子、装门面的多,切实为群众办实事的少,劳师动众的多,轻车简从的少,在“下去为什么”的问题上认识不到位。有的同志到发达的地方去得多,到落后地区去得少,到先富起来的家庭去得多,到贫困群众中去得少,听基层领导汇报多,听普通群众的意见少,在下基层“下到哪里去”的问题上思想不端正。有的同志认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凭借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不下基层照样可以了解情况,过去那种蹲点调查的做法已经过时了,或者虽然下去了,但下去时没带着问题,下去后又蹲不住、沉不下,在“怎么下”的问题上方法不得当。针对这种种不良现象,要大力提倡“真下基层”,不但“身下”更要“心下”。
带着责任下去,多为群众办实事。真正的下基层必须身到、心到,这个“心”就是一种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感。所谓“心到”,就是要带着一份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下去,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凡下基层,都要先问一下我们下基层到底为什么,是为老百姓真心办实事还是图形式?想一想群众对自己到基层去是否欢迎、是否满意?群众欢迎的、满意的,就要多下;反之,就要进行反思,加以改正。
带着感情下去,多到落后地方去,多到困难群众中去,多听第一线群众的意见。联系群众,首先要联系基层的工人和农民。现在有些干部缺少社会实践的锻炼,对人民群众生活和思想的实际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群众观念淡薄,同工农群众感情疏远,不懂得党的群众路线,不会做群众工作,有的甚至侵害群众利益,严重地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下基层,在到先进地区、富裕家庭、基层干部那里去的同时,应该特别强调多到落后的地区去,多到困难群众中去,多到第一线群众中去,听听他们的所盼所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而深切体察群众的疾苦,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带着问题下去,向实践学习,真正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干部,还有不少思维活跃的青年干部。对老同志来讲,应该看到现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工作的内容、对象与以前大有不同,需要深入基层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对中青年干部来讲,他们有一定理论水平,但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弱一些,必须深入基层,了解实际,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有许多创造性的东西,只要我们经常到基层去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并切实加以总结,就可以及时学到许多坐在机关里学不到的新鲜而有活力的东西,真正把群众的意愿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信号”,切实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方针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迫切需要我们的干部多下基层、真下基层。只有下高楼,出大院,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特别是到艰苦的地方和有困难的群众中去,全面了解基层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才能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使我们党制定并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