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走向未来的思索——看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6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本报记者现场目击

  走向未来的思索
  ——看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编者按:世纪之交,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00年世界博览会在敞开大门153天之后,即将于10月底落下帷幕。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人—自然—技术”。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万观众来说,也许一部分人是带着对独具匠心的各国展亭的新奇感觉与汉诺威告别的;也许另一些人是对博览会上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演出活动印象更加深刻;也许很多人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更感兴趣。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对汉诺威世界博览会进行了采访,他感到绝大部分观众是带着对新千年的思考踏上归途的。这一思考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人类将怎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下面是他发回的报道。
  为了更美好的新千年
  从第一届世博会到汉诺威世博会的150年间,世界技术的进步用一个天翻地覆来概括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如果说当时开始的全球化趋势主要推动了工业生产的进步,那么,150年后的今天的全球化推动了人类对自己的未来的思索,对这个星球前途的思索。人类正在迅速成熟起来。
一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是一部人类以其智慧改造自然界,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人类不断探索上述问题的历史。1851年当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开幕时,世界上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恢宏壮观的建筑物,被人赞美为“水晶宫”的展厅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墙面,长563米,宽124米,在其中央凸起一个高33米的玻璃穹顶。这是人类历史第一个工业成就国际博览会,1.7万个参展者带来了大约100万件展品,最为各界称奇的是收割机。当时200万人口的伦敦迎来了来自世界各地多达600万人次的参观者。伦敦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次大型商业性活动,世界旅游业就是从此开始的。无数观众在这里第一次看到大规模成批生产工业产品、造福人类的前景。自此开始,世博会在世界上就成为技术进步的橱窗,19世纪一系列的技术成就都是从世博会走向全世界的:1855年在巴黎世博会上展出了铝制品,1862年在伦敦世博会上展出了缝纫机,1876年在费城出现电话机,1900年在巴黎展出了电动扶梯和阿斯匹林……不仅如此,19世纪最重要的标志要么在世博会上展出,要么就是为世博会本身而建,如纽约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在世界上还没有什么技术博物馆、技术大学、技术出版物的时代,世界博览会同时就是技术交流的论坛。当时一家德国报纸曾准确地指出,第一届世博会对世界经济的出现给予了“最强有力的推动”。
  但是,世博会决不仅仅意味着技术进步。当时流亡在伦敦的卡尔·马克思本人是否参观了第一届世博会不得而知,但他却敏锐地意识到世博会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他说,1851年的第一届世博会是现代大工业以集中起来的力量在各地战胜国家疆界、把社会关系和各民族特点越来越融合起来的强有力的证明。换言之,马克思从世博会的举办看到了我们当今称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开始。
  从工业展览到文化展览可能是世博会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从此,世博会不仅是科学技术教育和技术交流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殿堂。但是,世博会最初的“各民族和平竞赛”的理想却没有成为现实,19世纪最后25年的世博会充斥着各大国自我炫耀、展示其殖民“功绩”的宣传。首届世博会曾希望,自由贸易的原则会确保永久和平。但是,这个希望却一再落空。从第一届世博会开始,世界上普遍出现对技术无止境的崇拜,却忽视技术对社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这种局面在本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之后,特别是第二次大战后才有了改观,现实迫使人们去考虑未来,去考虑在技术进步中人的地位。从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开始,人被放在中心位置。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大会提出的新概念“可持续发展”不仅给世博会以新的主题,实际上也是对人类社会在21世纪的面貌提出了发展原则,任何国家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如今地球已有60亿人口,大约有一半生活在城市里,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预计到2025年,人类中的2/3将生活在城市里,目前8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24个,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33个。人类将如何与自然相处?将从何处获取能源?一次汉诺威世博会当然不会给出完整的答案,但是记者从一些展览项目上看到,主办者推动人们去思索,一些国家独特的展亭设计思路显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人类的未来要靠人类自己去塑造。
  “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
  汉诺威世博会给世人留下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德国18世纪至19世纪的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曾有一句名言曰:人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代人应该套用这句名言说,人要负责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一次在德国的土地上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没有像1889年巴黎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一座埃菲尔铁塔,也没有像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留下一座原子球。有人曾经说过,埃菲尔铁塔是19世纪资本向全世界扩张的象征,是市民阶级要求摆脱束缚的解放宣言。而1958年布鲁塞尔的原子球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端,也是二战后为曾经被用作为杀人武器的先进技术恢复名誉的尝试。也许正是因为“可持续发展”这个内涵丰富的指导思想很难用一座标志性建筑来作为象征,汉诺威2000年的世博会没有类似的标志。如果一定要问,这次有19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加、展览场地阔达170公顷的超大型博览会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那恐怕就是一道思考题:我们将如何用技术为人服务?我们将如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博览会上,记者欣喜地得知,各大洲的人民发挥着才智,正在对这个问题作出负责任的回答。
  这次世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并非所有参展项目都集中在汉诺威,在世界各地遍布着767个世博会项目,都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例如,大约6年前,南非开始了太阳炉工程。这一计划采用一种新型的特高效太阳能收集器,每隔两三个小时把太阳能收集器对准太阳,收集到的热能足可满足烧饭、取暖和用电,从而减少了砍树取柴,而这种高技术的设备可用废弃材料制成,太阳反射镜用旧铝板制成,支撑座用废塑料制作。又如德国南部奥格斯堡老城的地下停车楼。这是德国第一座螺旋式停车楼。它深入地下15米,直径26米,像一个放大了的旋转楼梯,其优越处在于它没有一般停车楼的行车道面积,驾驶员把车开进一个地面上的入口箱就不用管了,一个起降平台通过计算机为它寻找空位,自然将这辆汽车送到该位置上。这座地下停车库因为无须建造通风设备、载人电梯、行车面积而大大降低了造价。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它不与人争土地。又如柏林附近的一个风力发电场开辟了新思路,现有电力网的远程输电塔上安装了风力发电机的叶轮和相应的装置,就成了一个风力发电机,从而节省了风力发电塔的造价。
  大量的事例证明,只要人们把自然界放在中心位置,聪明才智大有用武之地。例如,一家高科技公司用传感技术为农作物施肥已达到“开小灶”的境地。当拖拉机驶进农田后,该装置通过对准植物叶面的摄像机,从叶面绿色的深浅就可以获知这株植物是否缺少氮肥,电脑则控制拖拉机拖带的施肥机自动向植物施以它恰好需要的肥料量。这样不仅减少了土地的负担,而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10%。
  现代社会是个汽车世界。谈环境总离不开汽车废气对大气层的污染。维斯巴登的空中货运公司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已在试验中的运货飞艇设想。这种面向未来的新型货运工具长250米,直径61米,容积可达45万立方米,采用最新的航空航天技术,碳纤维为骨架,高密度多层塑料为艇身材料。根据设计,这种飞艇载重达160吨,在2000米的高空时速可达100公里,可以不间断地飞行10000公里,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它指引方向,操作人员仅10人。这种飞艇虽然目前还在计划阶段,但缩小的原型已经诞生。试想,一艘这样的飞艇可以取代多少辆日日夜夜行驶在世界各地的大型载重卡车?它的普及又将对环境保护做出多大贡献?
  问题在于当今人们是否已有足够的意愿,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努力。在世博会主题公园的“21世纪”展厅,设计者提醒观众,如果没有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计划,社会将会陷入怎样一种灾难的境地。设计者根据伦敦城市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选择了德国亚琛、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巴西的圣保罗和中国的上海四个城市,对设计中的未来和现状进行了一番别开生面的比较。这个名为“回到未来”的部分从2100年开始,经过对2070年的“考古”新发现,回到2030年,再回到2000年。2100年的圣保罗地铁发达,交通畅达,而2000年是一幅污染严重、交通混乱的画面。2100年的亚琛是一个紧凑而有活力、以知识经济为主要支柱、几代人安然和睦相处的城市,2030年是一个人口老化、传统工业衰微、老城破落、富人住在隔离的郊区的图景。这个展厅的首席设计师说,通过两种画面的对比告诉人们,现在选择还不晚。未来难以预测,但未来可以设想,未来是掌握在当代人手中的。
  图为汉诺威世博会德国馆内“思想库”一景。(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