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改革创新敢为先——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7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改革创新敢为先
——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
韩凌
今年5月10日,河北省大成县农民赵振海专程来到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与为他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沈中阳等医护人员共度“六岁生日”。1994年,赵振海患严重肝炎、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血压,导致食道静脉破裂,连续7次大出血,生命危在旦夕。时年32岁的沈中阳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对患者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手术结果非常理想,赵振海很快康复出院,成为我国生活质量最好、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
  屹立于渤海之滨的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是“八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18所重点医院之一,它以急救医学、器官移植、耳鼻喉医学为特色,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1992年医院迁入新址后,在刘兵院长的带领下,全院上下人心思进,锐意改革,大胆创新,逐步成为服务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如何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医院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医院改革发展的需求?该院经过深入考察,借鉴引进了先进的业务部制管理模式:院长主要致力于研究制定医院的各种方针政策,具体管理活动由各个事业部承担,各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单位;改变了原来院长———副院长———职能部门———临床部门的领导体制,实行院长———部长的二级负责制。改革以后,实现了精简高效,职能部门从原来的23个精简到10个,副处级干部由34人减少到11人。在实施事业部制过程中,医院注意始终贯穿创新的思想,在经营机制、激励机制、质量保证机制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事业部制的成功运作,开创了推倒围墙实现更大范围资产重组的喜人局面。
  培养一流人才,加强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敢于启用年轻专家,为他们施展才华搭建舞台。1999年,医院投入巨资,实行学科重组,成立了移植学部,从国外请回了取得博士学位的沈中阳担任该部部长。沈中阳在医院前辈的支持下,很快使该院的肝脏移植蜚声全国。自学部成立以来,已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70余例、肾移植手术50余例,实现了肝移植手术率、手术总例数、患者术后存活时间、生存质量等多项全国第一。目前,肝移植已成为该院的常规临床手术。
  急救医学是该院的重点学科。在王今达教授的带领下,该学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多脏器衰竭的抢救治疗达国际先进水平。急救医学研究所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及“全国中医急症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卫生部危重病急救医学重点实验室”也落脚在该所。同为市重点学科的耳鼻喉研究所近年来取得长足进展,涌现出杨宝琦、周祥宁等知名专家,在治疗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院50年来,该院发挥着天津对外开放窗口的作用。目前与6个国家建立了10所友好医院,分别与美国、香港合作,在院内建立了“麦格富事医疗中心”、“康欣皮肤病诊疗中心”两个医疗点,促进了医院专科医疗水平的提高。1996年,天津市国际医疗中心在该院成立,承担起在津国外朋友及国内领导人的医疗保健任务,声誉良好。
  面对新世纪的门槛,刘兵院长满怀信心:“我们将继续发扬‘和谐、奉献、求实、奋进’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向天津第一、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的现代化大医院迈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