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访三峡,谈文物保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8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

  访三峡,谈文物保护
  本报记者 李舫
  10月10日,记者从重庆出发,沿长江顺流而下,途经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秭归、宜昌等县,历时十余天,追寻三峡库区文物保护的脉络。初秋的南方,适逢雨季,川东和鄂西淅沥绵长的雨丝为我们的行程平添了几许肃穆凝重。滚滚长江东逝水,千万年,在这里仅仅是弹指一挥间。不论在山势逼仄的峡谷,还是在繁华喧闹的小镇,俯拾即是的岁月残片,宽柔悠长的文化脉络,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让人不禁生出许多感喟。
  亟待拯救的三峡文物
  水翼飞船乘风破浪向东驶去,沿途只见长江两岸山体上布满了“135”、“175”水位线标志,触目惊心,令人顿觉时间的压迫感。时间紧迫———这是参与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的专家们的共识,他们用“抢救文物”四个字来表达他们的迫切心情,他们是在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别人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完成的事情。按照三峡工程的总体进度,到2003年,库区水深将达到一百三十五米,2006年达到一百五十五米,2009年达到一百七十五米。到2003年三峡库区将有一半以上被淹没,2009年则大部分被淹没,文物的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长江三峡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不仅在于其单体文物和单体建筑的价值,更在于其整体的人文风貌及这种人文风貌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进程。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三峡文物保护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徐光冀强调:“过去考古界坚持的是黄河流域中心论,而三峡的田野考古工作将用历史文化遗存证明中华民族的多源一体。在这种意义上,三峡地区的考古调查和文物保护工作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重庆三峡地区同江汉平原、成都平原联系密切,各有源头。江汉平原发展为楚,形成了楚文化;成都平原发展为蜀,形成了蜀文化;重庆地区发展为巴,形成了巴文化。过去在考古学上巴蜀不分,楚和蜀的工作做得很多,相对忽视了对巴文化的界定。其实巴文化和蜀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三峡重庆库区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奉节鱼复浦等地发现的七千至八千年前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证明了巴人的起源是在清江流域的武洛钟离山到恩施到川东地区的地理范围内。”他强调,从三峡文物的重要性来说,我们的保护行动更为重要。
  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三峡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采取了“两重两利”方针,即“重点发掘,重点保护”、“既要有利于文物保护,又要有利于重点建设”。徐先生说,在整个库区两千五百万平方米的底下文物储藏量中,规划发掘面积为一百九十万平方米,占总量的百分之八,其余的百分之九十二的非重点文物是不得不放弃的。
  稳妥进行的保护工程
  为了尽可能地抢救和保护库区历史文化遗存,1993年11月开始,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内二十四个研究所、博物馆和高等院校,对三峡工程库区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1994年3月,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成立,负责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和移民迁建区的文物保护规划。1995年下半年库区文物抢救和保护工作正式开始。1996年,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经过对库区文物的实地调查,编制了文物保护规划报告及分县报告共三十册,初步认定三峡库区文物总量为一千二百八十二处。此后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国内专家对规划报告进行了复核和论证。今年6月,正式批发了《三峡工程淹没区及迁建区文物保护规划(保护项目和保护方案)》,同意将三峡库区一千零七十四处文物点纳入保护规划,其中重庆库区文物点为七百五十二处,湖北库区三百二十二处。
  重庆库区的文物保护已经进入紧锣密鼓的抢救阶段。在云阳县中坝遗址附近条件简陋的文物库房,记者参观了刚刚出土的文物。破碎的汉陶残片被整齐地编号、堆放,几个螺纹圆底罐已被修复,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令参观者啧啧称奇。专家们推测这些陶制品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作坊遗存,可能与盐业有关。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副主任柳春明介绍说:“在纳入保护规划的重庆库区七百五十二处文物点中,地下文物五百零六处,总发掘面积达一百二十九万平方米,地面文物二百四十六处,其中白鹤梁题刻、张飞庙和石宝寨以其特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单列为专项保护项目。地下文物保护方面,已开展了四十五处文物点的资料留取、八处文物点的原地保护设计及六十六处文物点的搬迁保护初步设计工作。”
  湖北库区的文物保护目前进展顺利。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办副主任王风竹说,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抢救阶段。“截至今年1月底,湖北库区已经完成七十六处地下文物点的田野发掘工作,发掘了中堡岛、杨家湾、白庙、柳林溪、官庄坪等重要遗址及卜庄河、古夫、望江等墓葬群,发掘面积达四十多万平方米,勘探面积一百五十七万平方米。随着材料的丰富,湖北三峡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填补了许多阶段性的空白,文化序列更加完善和明朗。”
  令人担忧的文物安全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文物安全是参与三峡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专家们共同忧虑的问题。危及文物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本来因为年代久远而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面对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显得更加脆弱。
  位于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的白帝城是一组庙宇建筑群,其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末年。白帝城的历史价值在于,其历史沿革实际上是奉节县从汉代末年到民国年间发展演变的缩影,也是研究刘备等历史人物的重要实物佐证。无论是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的激昂,还是杜甫“白帝城中云出门”的忧患,都使白帝城声名远播,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人文景观。然而,整个三峡工程完工后,水库冬季最高水位将达到一百七十五米,这时白帝城将成为四面环水的孤岛,使白帝城的整体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种情况对于白帝城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既有利又有弊。从弊的一面说,江水的上涨将淹没白帝山的部分景点,同时由于白帝山北面部分山体风化较为严重,江水的反复涨落有可能使这部分山体有塌方的危险。基于这种情况,专家在进行白帝城的保护规划时,将根据白帝山山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加固措施,确保白帝山在三峡水库建成后不会因江水浸泡腐蚀而出现崩塌现象。在进行加固维护时,考虑对白帝山整体环境的保护,利用各种手段尽量消除人工砌筑的痕迹。然而,这种人工砌筑的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能够做到以旧复旧,有人表示并不乐观。
  对于文物的人为破坏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已发掘并加以保护的文物的偷盗、贩卖,及对已勘探或未勘探的地下文物,主要是墓葬群的盗掘,使三峡文物损失惨重。
  从今年年初始,三峡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在即,大量的地下文物亟待发掘,大量的抢救工作亟待人们去做,这无疑是一个披荆斩棘的历程。借用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一句话,“保持文化的脉络就是保持危机感,因为我们要时时假设文化失去的痛苦。”相信参与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人们都在虔诚地用他们的劳动编织三峡历史的脉络,而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些无数参与者的谨慎取舍中面向未来。
(附图片)
  石宝寨保护规划草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