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国将军眼中的朝鲜战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8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

  中国将军眼中的朝鲜战争
  郭莹
  五十年来,关于朝鲜战争,国际社会仍然有许多难以忘却的话题。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来看待这场战争,譬如当时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就发表过一段著名的论述:“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我们无须探究布莱德雷这段话的深层涵义,但是,朝鲜战争成了美国人心中永远的痛,朝鲜战争是目前美国惟一一场没有被大张旗鼓树碑立传的战争,这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前不久,美国政府一位要人在给华盛顿无名烈士墓献花之后,发表了一席另有含义的讲话,大意是,朝鲜战争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它被夹杂在二战的光荣和越战的痛苦之中。朝鲜战争的老兵当年是悄悄地回国,没有人理解你们的伤痛,没有人知道你们是英雄……
  显然,对待那场战争,有些美国人也包括其同盟者的心情是复杂的。那么,中国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呢?迄今为止,国内外叙述和讨论这场战争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当然也是众说纷纭。在这样的情形下,解放军出版社于八十年代末出版原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将军所著《在志愿军总部》之后,立即成为国内外研究朝鲜战争的重要资料来源之一,并于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前夕,在印数五万册的基础上再次重印。《在志愿军总部》的屡次重印,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时间过去了许多年,但人们还是期待着更加深入、更加真实地去了解那场战争。
  《在志愿军总部》正好为此提供了可能。
  这本书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史料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一切局部的战地新闻和战后形成的纪实性著作,以及研究者从资料堆里分门别类挖掘出来的文字,同一位战争的参与者尤其是战争一方重要决策人物之一的自述意义是不同的。
  《在志愿军总部》一书也可以看成杜平将军的朝鲜战争回忆录。杜平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俯瞰战争全局,在书中展示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和志愿军统帅部处变不惊、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风采,叙述了从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定下出兵决心,从彭德怀率部跨过鸭绿江到长驱直入的五次战役,从上甘岭大战到板门店谈判的全过程,铺展了在三千里江山每一片土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艰苦卓绝浴血奋战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描述了一幅恢弘的战争画卷。无论是就史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还是就作者对于那场战争的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对于战争和政治、经济、外交等之间关系的理解而言,《在志愿军总部》一书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精湛的高度,毋庸置疑地是有关朝鲜战争的扛鼎之作。
  《在志愿军总部》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在现代战争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和由此而激活的强大的生命力。作者认为,百万志愿军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志愿军取得朝鲜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所在。在书中,作者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幅历史的景象:参与对抗的双方,一方是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国,一方是以积弱积贫著称、刚刚建立新政权的全世界一号人口大国;一个是吸吮西方现代先进文明长大、崛起势头正猛的发达国家,一方是代表东方几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从物的角度上讲,对手明显优于我方。但是,正如一位伟人所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朝鲜战场上,身着臃肿棉衣、背着大枪的“土包子”中国人民志愿军终于毫不客气地打败了怀揣明星照片、嘴里嚼着口香糖哼着小调的洋对手,这恐怕就是美国人至今仍然为之尴尬和痛心的原因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杜平将军在1988年写成《在志愿军总部》的时候,才这样为那场战争定位:“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时候,与最为强大的帝国主义美国直接交手。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信托和全世界进步人民的期望,打出了国威、军威,完成了保和平卫祖国的任务……在那场战争中,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以自己的英雄气概和辉煌胜利,再次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正义战争必然取得胜利,一切侵略者都是可以打败的;为了祖国的荣誉和独立而战的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不难想象,这充满了自信的、气壮山河的话语,是西方某些在那场战争中充当了不光彩角色的人们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的,因为这是胜利者的宣言。今天,当我们审视这段历史并把他结合现实加以思考的时候,尽管我们的高技术作战条件还十分有限,还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我们永远坚信,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是人而不是物,朝鲜战争如此,今后的一切战争也必将如此。(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