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被遗忘的野骆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7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动物与人一样,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对于野生动物,唯有认识,才能理解;唯有理解,才能关爱;唯有关爱,才能拯救。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遥远的西北大漠,走近——
被遗忘的野骆驼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在我国为数不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家族中,生命力最顽强的一族显然是被国人遗忘了,那就是在大漠戈壁深处独来独往、靠喝盐水生存的野骆驼。
  比大熊猫还少的濒危物种
  自从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以东、阿尔金山以东地区发现野生双峰驼并于1883年首次在全世界作为科学记录发表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疑问:野骆驼不就是离家出走而野化了的家骆驼吗?之后连续不断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成果一再证明:野骆驼就是野骆驼,是与家骆驼有实质性差别的原生野生种。
  原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曾数次深入沙漠腹地考察野骆驼的周嘉镝指出,野骆驼与家骆驼外形差异很大:前者躯体高大、健壮,后者稍矮,比较肥胖;前者驼峰小而尖,呈圆锥体,峰距较远,后者峰驼硕大,呈沙丘形,峰距较近;前者体毛短而密,颜色为黄褐色,后者体毛长而粗,颜色有黄、褐、棕、白、黑多种。周先生指出,辨认野骆驼与家骆驼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它怕不怕人:野骆驼生性机警,一看见人就发足狂奔,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家骆驼则性情温顺,一点都不怕人,跑起来最快也就是每小时25公里左右。
  纽约动物园的科学家则从基因学的角度阐述了两者的差别:野骆驼的基因链比家骆驼多2—3个——人的基因链比黑猩猩也只多5个。
  近年由我国科学家和联合国环境署专家在经过多次深入考察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目前全世界野双峰驼只分布在我国和蒙古国,总共不到1000只,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
  荒漠戈壁上的流浪汉
  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大概是世界上最为恶劣的:阿尔金山北麓、罗布泊嘎顺戈壁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及中蒙边境的外阿尔泰戈壁滩,是它们仅有的四大栖息地。这些地区是亚洲中部最干旱的地区,除外阿尔泰戈壁年降水量可达80—150毫米外,其余均在50毫米以下,是年蒸发量的几十分之一。这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49摄氏度,最高气温为零上55摄氏度,地表温度最高在70摄氏度以上;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淡水,有的只是零星散布的又苦又咸的盐泉;这里的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野骆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着几乎没有叶子的植物,喝着只有自己能享受的盐水,幕天席地,以日月为友,与风沙作伴。
  周嘉镝先生把野骆驼称作荒漠戈壁上的流浪汉。他这样描述它们的生活:它们常几头或十几头(最多的到80多头)成群生活,每群都由一头健壮的雄骆驼领着。冬末是它们交配的季节,这时雄驼的性情显得极暴躁,一群之中只能有一头雄驼,其他雄驼都被赶跑了。如果偶尔两个驼群相遇,双方的雄驼绝不相容,立刻冲出来,张着大嘴,一边嘶叫,一边喷出胃里呕吐出来的渣物。接着,相互撕咬,四蹄乱踢,直到对方遍体鳞伤、筋疲力尽、甘拜下风为止。至此,带着余威的战胜者便领着两群雌驼离去。
  雌驼怀孕13个月才生产,一般每胎一子。雄驼是这样的你死我活,雌驼和它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呢?原新疆环保研究所所长袁国映先生,有幸目睹了雌驼保护孩子那令人难忘的一幕——
1995年春天,他与简·海尔博士、李红旭等人深入阿尔金山地区考察。一天他们发现500米外有一个小黑点,职业的敏感使他们马上意识到:可能是野骆驼!令人不解的是,这次野骆驼为什么不跑呢———野骆驼嗅觉、视觉特别发达,在二三十里之外就能发现人,并且马上会快速跑掉。既兴奋又纳闷的他们偷偷向那个黑点靠拢,200米、100米、50米……直到走近了,袁国映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母骆驼身边,还偎依着一只脚步蹒跚的小骆驼,看样子才出生不到一个小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母骆驼才冒着被杀死的危险,没有逃跑!小骆驼走两步,趴下歇一会儿,然后起来再走。母骆驼那镇静的目光,安详的步伐,让在场的人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
  人类把野骆驼逼到绝境
  “有人说野骆驼生来就喜欢戈壁滩、沙漠,喜欢吃草、喝盐水,我说‘非也’!”说到此处,袁国映先生愤愤不平,“野骆驼之所以要这样,完全是让人类逼的!它们跟家骆驼一样,也喜欢水草肥美的牧场,也喜欢喝甘甜的淡水———是贪得无厌的人类,把它们从草原上赶走,一直赶到连狼都无法生存的荒漠腹地、戈壁深处!”
  事实的确如此。研究表明,在人口稀少的古代,整个中亚到西亚东部的低海拔丘陵及平原地区,西起里海,东达陕西黄河,南到青藏高原北部,北至贝加尔湖,都有野骆驼分布。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野骆驼的分布区迅速缩小。就连今天残存的四个分布区,原来也是连成一片的,是古代的丝绸之路和今天的穿沙漠公路、铁路,把它们分割成相互隔绝的四块。
  捕猎是野骆驼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当地居民有捕食野骆驼的习俗,直到近些年他们才放下手中的猎枪。非法采矿者是目前野骆驼最危险的敌人,在中蒙边境和嘎顺戈壁,他们不仅破坏了野骆驼生活的乐园,还残杀野骆驼作为充饥的食物。放牧范围的无限制扩张,也使野骆驼的栖息地不断缩小。
  此外,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植被衰退,外阿尔金山戈壁中的野狼,也威胁着野骆驼的安全。人祸天灾使野骆驼迅速减少:100年前还有10000多只,到80年代锐减到2000—3000只,目前只剩下不到1000只!
  拯救野骆驼
  从1959年开始,中科院及新疆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先后组织过多次实地考察。1964年,我国将野骆驼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当时一级保护动物只有7种;1986年,新疆环保局在阿尔金山建立了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野骆驼保护区;1993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套野骆驼邮票。
  联合国环境署官员、英国野骆驼保护基金创始人简·海尔博士的加盟,使我国的野骆驼保护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保护基金的资助下,1995—1996年,他和我国的袁国映、李红旭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此前一系列考察的基础上,骑着家骆驼在我国境内的4个分布区,对野骆驼的分布范围、繁殖习性、生存环境、保护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去年,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新疆把原来的阿尔金山保护区扩大至6.7万平方公里。
  说起野骆驼的现状,袁国映先生扼腕叹息:大自然馈赠我们这么宝贵的物种,而我们做的工作的确是太少了!迄今为止,由于手段落后、资金匮乏,我们至今没有一部关于野骆驼的电视专题片,就是拍到的照片也少得可怜!如果照此下去,野骆驼的明天很不乐观!
  据了解,明年我国将发行第二套野骆驼邮票。为了我们的子孙不至于只能从邮票上遥想野骆驼,请伸出你我的手……
下图为母野骆驼和刚出生不久的小野骆驼。袁国映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