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醉入丽江探神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29
第4版(新闻追踪·地方新闻)
专栏:新闻追踪

  醉入丽江探神韵
  本报记者 汪波 张帆
  编者按:云南省丽江地区通过保护和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给旅游注入文化内涵,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丽江的经验表明,民族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开发,文化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统一,是西部开发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刚刚过去的10月“黄金旅游周”,地处滇西北的丽江迎来又一个旅游热潮。7天假期,到丽江旅游的中外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旅游收入直逼亿元大关,这是自去年国家旅游局推出滇西北黄金旅游线以来,丽江出现的第四次旅游高峰。丽江以它不可阻挡的魅力成为西部旅游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但在10年前,海内外知道丽江的人还寥寥无几。据丽江旅游部门统计,1990年到丽江的游客总量仅9.6万人次,还不及今年10月“黄金周”7天的游客量。1995年,到丽江旅游的游客总数达到84.1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53.1%,旅游收入达3.26亿元。1999年,丽江的游客总数和旅游收入又分别增长到287万人次和15亿元。
  丽江人习惯将自己的旅游资源概括成“两山(玉龙雪山、老君山)、一城(丽江古城)、一湖(泸沽湖)、一江(金沙江)、一风情(女儿国的摩梭风情)和一文化(纳西东巴文化)”。丽江的山水、风光固然令人陶醉,但最让游客们心动不已、流连忘返的却是赋予雪山、江水、城镇以魂魄、以神韵的纳西东巴文化。
  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以及至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东巴文字等是纳西人民的骄傲,东巴文化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汉、藏、白等兄弟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纳西人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珍爱,东巴文化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众多学者竞相研究的一个文化热点。
  丽江旅游为什么能够攀升到新的高度?丽江地委书记段增庆认为,和国内同类的风景名胜区相比,丽江并无特别突出的优势,但纳西人民创造的东巴文化却是丽江所独有,再美的风光,多看几次也会归于平淡,但独特的文化景观却意蕴无穷,令人回味。因此,丽江旅游业刚起步,地委、行署就一直强调旅游业必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给旅游注入灵魂。反过来,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为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提供保障。
  丽江在“九五”期间,制定了“旅游为先导,强农固基,调整结构,建立支柱”的发展思路。由于旅游业的成功开发以及强劲带动,这条路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9年,丽江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旅游业总产值占一半以上。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纳西东巴文化也再一次重获新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1999年,《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面世,这是东巴文化研究中最具权威性和完整性的抢救成果,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之一。为支持此项卷帙浩繁的文化保护工程,丽江为其筹款400万。同年5月,耗资5000万,占地46亩,被徐霞客当年称誉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丽江木府重建工程竣工。当焚毁了300多年的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三清殿等大小15幢建筑重新屹立在世人面前的时候,纳西人可以告慰祖先的是,丽江古城的整体风貌在他们这一代人手里重现了。
  观光者印象最深的是纳西人对丽江古城的保护。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100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保护这座“活着的古城”,丽江人既谨慎又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丽江旅游业开始兴起的时候,丽江人就逐步清理古城里70年代留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1996年2月3日,丽江爆发大地震,面对一片废墟,丽江人按照“修旧如旧,原貌恢复”的原则,投入3亿元资金,完成了路面改造、水系治理以及古城的绿化、美化,在震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举获得成功。此外,由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学者和古城居民组成的“古城保护委员会”也随之成立。委员会与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联系,负责研究制定古城保护的原则和方针。为了使古城“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民居得到保护,政府又拨款20万元专门表彰对民居保护做出贡献的居民,并倡导古城居民穿民族服装,讲民族语言。“十五”期间,丽江将再投入3亿元,用于保护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
  压题照片:丽江黑龙潭风光。丽江地委宣传部提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