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热血浇铸青春丰碑——追记海军北海舰队炸礁队优秀青年科技干部郝文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30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热血浇铸青春丰碑
  ——追记海军北海舰队炸礁队优秀青年科技干部郝文平
  新华社记者 陈万军 新华社通讯员 杨顺峰 许森
  秋风呜咽,甬江低泣;军舰鸣笛,官兵垂泪。
  9月13日下午,海军北海舰队炸礁队助理工程师郝文平,在宁波万吨轮码头施工中,为保护施工船只的安全,在与强台风的搏斗中不幸壮烈牺牲,为28岁的年轻生命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日前,海军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党委为郝文平追记二等功,海军某基地党委追认郝文平为革命烈士。
  心血铸“金牌”
  1997年7月,郝文平从青岛海洋大学港口航道专业毕业后,放弃3家待遇优厚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毅然投笔从戎,成为海军北海舰队炸礁队的一名技术员。
  白天,郝文平跟班作业,虚心向官兵请教,并主动搜集整理各种测量数据和施工技术资料;晚上,借来图纸和技术资料,苦学至深夜。仅仅两个月,郝文平就开始单独负责测量和机械操作任务;半年后,就承担施工方案的设计,成为炸礁队的技术多面手。他和战友们在三峡工地上用智慧和心血创造了数项第一,为铸造跨世纪“金牌”工程作出了贡献。
  1998年初春,郝文平受命负责三峡船闸航道炸礁后的质量验收工作。为了探明潜伏在“人造长江”中的“凸点”,郝文平乘小艇,用绳子拖着工字钢架,对江底展开拉网式的普查。一次,对航道上游进行探测时,遇到了水深流急的旋涡区,小艇一开进测量点就被急流冲出几十米远。郝文平带领战友冒着生命危险,一次又一次驾驶小艇冲入急流中作业,他的双手被拖架的绳索勒出一道道血痕,浑身上下被刺骨的江水打得透湿。经过连续十多次冲击,他们在这片“虎穴龙潭”中探摸到一处“凸点”。为了测出其精确位置,他让战友用绳子将自己捆在小艇上,抱着测量仪器在旋涡区测量,与急流风浪和寒冷搏斗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测出“凸点”坐标的准确数据。
  挑战风险
  秦山核电站三期吸水口工程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按设计要求,需要在临海的28米水下炸礁开挖4条平均50米长、7.5米宽的管槽。而爆破作业区距这个岛只有20米,距电站挡水墙仅5米,要求爆破震速不能超过每秒5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对承担爆破施工设计任务的郝文平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由于施工海区水流湍急,岩层复杂,爆破精度要求高,采用常规的单孔和排面爆破法,都无法满足苛刻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一天,坐在微机前的郝文平受到启发,脑海中立即闪现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用网络技术实施网络辐射爆破!
  要把设想变为现实,连续20多个昼夜,郝文平几乎都在工棚的微机前度过,把设想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图纸,再把图纸变成爆破网络每一个点的具体数据。随后,他又展开数十次模拟和实际试验,取得了上万个试验数据。
  今年5月15日,杭州湾畔响起爆破声,一排排水柱此起彼伏。水下爆破获得圆满成功!经专家检测,爆破震速仅为设计允许震速的一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国家重点工程安全施工的奇迹。
  生命写忠诚
  9月12日,郝文平牺牲的前一天,早上6时,他带上施工图纸赶到工地,组织实施了某水下工程的第七次爆破作业。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对爆破点展开测量、计算,直到晚上9时才回到驻地。
  皓月当空,海风拂面。郝文平回到住舱,摊开图纸和技术资料,准备下一次爆破方案。凌晨3时,他仍在埋头画着施工图纸。这一夜,他舱室的灯光一直亮到天明。
  从长江三峡到秦山核电站,从旅顺军港到宁波万吨轮码头,郝文平就像一部永不停转的钻机,生命不息,拼搏不止。在郝文平看来,只要活着,就要用生命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就要让生命的每一天发出光彩。在三峡工地,为了尽快完成10多个水下作业点的测量任务,他连续三天三夜未合眼,提前完成测量定位任务,保证了临时船闸的按时开通;在秦山工地,测量员李艳晨感冒发烧住院,他一个人顶两班,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一干就是7天;在宁波工地,他的左手被玻璃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他撕下身上的衬衣包扎后,忍着剧痛坚持施工作业10多个小时,直到完成任务后才到医院缝合。他牺牲后,工程指挥部主任丁永新、政委张希玉悲痛地说,郝文平这位当代优秀大学生,用青春的热血书写了对国防事业的忠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