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建新城 育新风——唐山铸造文明城市品牌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30
第1版(要闻)
专栏:

  建新城 育新风
  ——唐山铸造文明城市品牌记事
  本报记者 何伟
  看唐山,总是让人心绪难平。24年前,一场强烈地震险些把它从地球上抹去;14年前,新唐山在世人惊喜的目光中从废墟上崛起;世纪之交,唐山又铸造了文明城市的品牌。
  唐山市几届领导班子坚持不懈地用“抗震精神”塑造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把新唐山建设得更繁荣更美好”的殷切期望。
  文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单位“三位一体”
  初秋,记者叩开唐山市西里小区一户“组合家庭”。它是在被唐山大地震撕破的两个家庭基础上新组建的,有4代、8姓、19口人。女主人陈雁云带着3个女儿及女婿,嫁到上有婆婆下有儿女、外加媳妇女婿的丈夫家。
  在重组的家庭里,陈雁云对5个儿女一碗水端平,儿媳妇胳膊受伤,她一连几个月一点活儿也不让儿媳摸。怎样让“不亲”变成“亲”,陈雁云说,就靠一个字:爱。觉得过意不去的婆婆要搬到小姑家,陈雁云一听急了:“先试用我半年,不合格您再走。”结果,这一“试”就是10多年。婆婆临终说:我儿媳妇样样都给了我,就是没给我气受。
  这样的文明家庭,唐山又何止陈雁云一家。10年前,唐山复建告竣;重建文明新唐山却是慢功细活,灾难给人们心灵留下的伤痕弥久难消。从废墟上站立起来的新唐山,该以怎样的形象进入21世纪?唐山市委不失时机地把城市“软件”建设摆上突出位置,拉开了以“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为主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帷幕。
  如果把城市比作文明的肌体,那么市民、家庭、社区便是需要激活的文明“细胞”。唐山文明城市建设,先从“细胞”抓起。对市民,从1993年起,唐山开办了460多所文明市民学校,对市委书记和普通市民都系统培训和考试。对家庭,连年开展以“守法星”、“敬业星”、“和睦星”、“文化星”、“卫生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标准和评比制度评比活动。对社区,开展让楼道“净起来、白起来、亮起来”,让小区“绿起来、美起来、齐起来”活动。
  社区建设,是唐山文明进程中的重头戏。燕五居委会主动与劳教所建立帮教协议,承担21名失足青年的转化工作。春风化雨,现在有11人担任了基层领导和从事个体经营。社区与交警共建中小学生社区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小朋友慰问交警叔叔,搞手工制作、诗歌朗诵。目前,全市80%以上的社区建有老年人活动站、幼儿园、保健站,建起便民服务设施2600多个,提供60多种文化娱乐和服务项目。
  月评十佳不动摇,熏陶和提高市民素质
  建新城易,育新风难。唐山精神文明建设探索出一种新方式: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为载体,营造文明风尚,熏陶市民文明素质。
  10年前,唐山市税务局路南分局小山税务所职工张启柱在风雪中奔走4小时,将迷路的5岁男孩送回家,由此获得唐山市第一届“学雷锋十佳”称号。唐山市各基层单位大都有一本学雷锋的档案,各系统、各县区推选上报,最后由市文明办每月评选出突出的10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市公布。学雷锋“十佳”由群众评,评的又是身边的人和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目前,全市评出学雷锋事迹逾百万件。
  发端于唐山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帮孤助残、助学助教、帮困解难等服务之外,向“一助一献爱心”活动延伸。1.8万名志愿者签订长期服务对象,使唐山4000多名地震孤儿不孤,8000多名地震肢体残疾者得以感受人间温情。
  今年,唐山6000多个窗口单位向社会公开设奖,开展服务捉差,卫生捉脏,秩序捉乱。市工商局将办理营业执照的6个部门集中在一个大厅流水作业,通常一周才能办完的证件,现在只需两个来小时。市中医院开展从入院看病到住院治疗全套“星级”服务,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文明示范医院。
  培育文明风尚,重在教育,贵在养成。针对一些主要街道的灯箱广告、绿化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市领导走上荧屏,就如何提高市民素质与群众直接对话。新闻媒体开辟“曝光台”、“不文明角落”、“道德法庭”等栏目,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鞭挞。
一个纸叠飞机落进广场草坪,母亲欲踏草捡回来,
5岁的女儿劝阻说:妈妈,不是应该爱护花草吗?
  许多生活小节上的“顽症”在日复一日的舆论“治疗”下明显好转。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有120万人次参加了街头劝阻活动,纠正不文明言行2万余起。
  “四同步”成为城市文明建设强大动力
  唐山市去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并保持了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到过唐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城市的主人开朗豁达,城市的风尚健康向上。有人不解:唐山的经济实力并非很强,一场劫难又使唐山的建设从零开始,为什么对精神文明这么上心,又靠什么把这一“软”功夫练得硬邦邦?
  翻看市委中心组学邓小平理论的体会文章,市领导的思考认真而严肃。他们认为,新唐山的崛起证明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唐山”;现在,需要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不仅能创造物质文明的奇迹,更能创造精神文明的奇迹。
  根本原因还在于为制度建设提供的机制保障。唐山的决策者着力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一体化,在部署、落实、检查、奖惩上,实行两个文明建设“四同步”。他们积极探索机制上的保障体制:党政“一把手”为精神文明建设第一责任人,党政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高效的指挥机制;实施目标管理,把精神文明指标考核放到与物质文明考核的同等地位,形成抓落实的责任机制;经费上舍得投入,规定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对宣传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幅,不得低于当年财政支出的增幅,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投入机制。唐山还相继颁布了《市民文明公约》、《公共场所道德规范》、《居民公约》;下发了唐山市民文明卡、文明谣,把文明城市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精神文明,为唐山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去年,唐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7%,高出全国3.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达到10.6%。
  唐山饱含世纪的悲壮与喜悦,抒写着文明城市的故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