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疏塞筑防抗天歌——写在新中国治淮五十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01
第1版(要闻)
专栏:

  疏塞筑防抗天歌
  ——写在新中国治淮五十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王慧敏 高云才
  编者按: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斗转星移,伴随着新千年的到来,治淮事业走过了半个世纪。50载治淮岁月,50年艰辛历程,沿淮人民用辛勤的汗水,筑起了一座又一座治水丰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一美好愿望,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才变成了现实。
  深秋踏上淮河平原,无际稻浪扑面而来。沿洪泽湖大堤东行,近处,一座座农家小楼掩映于绿树丛中;远处,浩瀚的湖面上,帆影点点,水鸟翱翔……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沿淮人民这一美好愿望,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天,才真正成了现实。
  淮河是一条怎样的河流?特殊而复杂!“水不治,则天下不治。”历史一遍又一遍昭示着这一真理
  淮河,发源于河南境内的桐柏山。流经豫皖苏鲁四省,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古时,淮河与黄河、长江、济水齐名,并称“四渎”。
  这是一条极其特殊而复杂的河流:她从源头姗姗走来时,穿山涧,跨林海,风驰电掣,浩浩汤汤。上游不足400公里,落差竟达178米。然而,到了中下游,高速奔驰的她,却突然止住了脚步,不知所措地在原地徘徊打转——中游490公里,落差只有13米,而下游150公里,落差仅为6米。你可以想象一下,从天而降的汹涌急流,乍然直临平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就气候、地理特点而论,她也是个异数:“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特征。你看:“湿润和半湿润、沿海和内地、南方和北方”三种不同的气候、地理在她的怀抱中交汇。地球上,这种结合部是典型的孕灾地带。首先,降水量分布不均:南部山区,年降水量可达2000多毫米,而北部山区只有100多毫米;其次,降雨年内相差迥异:年平均降水量883毫米,而汛期3个月的降水量可占全年的七八成,且常以暴雨形式短期集中下降,有时一次降水往往遍及整个流域;降水年际变化也相当惊人,丰枯年可相差三四倍,碰上特殊年份,悬殊竟有40倍之多!
  “屋漏偏逢连阴雨。”公元1194年,黄河从阳武决口夺淮,鸠占鹊巢。在此后的岁月里,黄河屡屡南侵,所挟泥沙,把淮河平原搞得“蓬头垢面”:淮河的入海尾闾被淤毁,下游淤出一个湖底高出地表七八米的洪泽湖,淮水先得爬洪泽湖这个长坡,然后借道长江入海。“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为淮河流域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翻开史册,淮河章章页页全是血泪:
  ——1593年,四月初至八月,淮河流域“黑风四塞,雨若悬盆,烈风拔木,城圮半迨,覆庐坏舟,压溺甚重。”沿河州县田禾庐舍,飘没罄尽,灾民“始犹食鱼虾,继则餐树皮乃至同类相食。”这次水患,受灾地区达120州县。
  …………
  在黄河夺淮入海的700多年间,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420多次,不足两年就有一次。
  历代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同淮河的斗争。他们的努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作用,但由于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淮河:“河底日高,河堤日高;河患日深,河病日重。”
  历史,反复昭示着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水不治,则天下不治!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共产党人向淮河宣战。沿岸人民众志成城,疏塞筑防,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治淮壮歌
  1949年新中国成立,淮河,翻开了新的一页。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尽管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共产党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淮河。1950年,毛泽东主席四次对淮河的救灾和治理作出批示,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召开了第一次治淮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多次视察淮河。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作出了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加大治淮投入,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治淮进程。
  淮河的安澜也是两岸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50年代初,人民的生活还十分困难,淮河流域数百万群众像当年支援淮海战役那样投入治淮主战场,他们住草棚,啃窝头,肩挑背扛,挖出一条条疏淮新河,筑起了一道道防洪堤坝……
  淮河蜿蜒曲折流经4省20多地市,它的治理不仅是技术和工程的问题,还涉及到局部和整体之间、当前和长远等各个层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有从全社会的总体利益出发,公正合理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合理规划。这在以往任何朝代,只能是一种奢望。成语“以邻为壑”就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淮河流域。如今,在党的领导下,沿淮各地发扬“龙江风格”,互相支援,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团结协作的赞歌。
  据统计:50年来,淮河流域共开挖大型人工新河2614公里。共修建水库5700多座。有人算了一笔账,50年治淮的土石方量达400多亿立方米,堆成宽高各1米的堤坝,可绕地球1000多圈!
  有了这些工程的保障,淮河流域的抗洪能力大大提高:淮干防洪标准由过去2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中、下游的防洪标准接近5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万公顷增加到867万公顷……
  “水善利万物”,50年治淮,化斥卤为稻米,变灾害为福利
  50载治淮岁月,50年艰辛历程,淮河流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的“巨大贫困带”,而今成为“米粮仓”。1949年粮食产量不过140亿公斤,人均不足200公斤;到了1999年则达到876亿公斤。近10年,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约占全国商品粮的1/4,商品棉约占全国总量的1/5。
  ——航运。解放前,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湍急浪奔,船如累丸”。人们只得背负纤绳,一步一挪前行。经过50年的建设,淮河现有各级航道1400余条,总长2万多公里,年货运总量8000万吨,比建国初期增长8倍。
  ——淮河下游地区,过去,“田土,涝渍经年,熟稔十不及一。”解放后建设的江都水利枢纽,通榆河、泰州引江河等水利工程,真正使里下河地区实现了“流水平沙网脉通,排洪灌溉乐年丰,行看茅舍成华屋,花果桑林绿映红”。
  …………
  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宁远同记者算了一笔账。50年来,治淮总投入923亿元,获得直接经济效益5660亿元。相当于80年代中期全国的财力。
  要说明淮河流域的巨变,仅仅列举这些数字,恐怕远远不够。淮河两岸农民鳞次栉比的新居,高速公路上往来穿梭的车辆,以及姑娘们多彩的新装,能更真切、更具体地注释这种变化。
  舍此,变化还表现在更深的层面上。原淮委主任赵武京向我们讲述了他初到淮河流域时看到的情况:当时由于抗灾能力所限,群众的劳动成果动辄被洪水冲毁。群众家里“泥巴凳,泥巴床,除了泥巴没家当”。反复遭灾,不少群众形成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心理。一次安徽颍上县连降暴雨,洪水已到了村边,还有群众不慌不忙地坐在堤上用脚丫戏水哩!党和政府兴修水利的壮举,使群众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他们重建家园的决心。现在,还是那个颍上县,大多数农民建起了二层小楼。该县谢桥镇小张庄村还成了赫赫有名的生态农业村。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来华考察时,赞扬“小张庄在保护、改善和发展生态环境方面,为全世界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水多与水少,排污与治污,发展与生存……矛盾尚有很多!治淮,任重道远
  尽管淮河流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沿途采访,“老淮河”和我们谈得最多的是淮河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是一种清醒,也是对治淮事业更高的要求。
  淮委设计院院长段红东说:“虽然淮河的抗洪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但对付中小洪水,我们仍然乏术。50年的努力,我们用大堤锁住了洪水,但遇到丰水年份,干流洪水往往向支流、沿淮洼地倒灌,形成‘关门淹’。”
  “老淮河”蔡敬荀说:污染问题,依然是淮河的顽症。80年代以来,淮河治污,几乎年年都在喊,可效果呢?1998年淮河流域符合三类水质标准的不足1/3,1999年初,淮委组织对流域46个重点城镇入河排污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主要污染物质COD排放总量比1998年又增加了4.8%。
  排污与治污,发展与生存,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尽管以邻为壑的弊端已不复存在,但水事纠纷还时有发生。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解决手段。
  此外,人水争地矛盾也愈演愈烈。淮委主任宁远说:淮河流域现有人口1.65亿,每平方公里达594人,人口密度为全国七大流域之最。流域面积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总量的1/29,却养育了占全国1/8的人口。于是,就难免出现人水争地问题,围垦造地,带来的后果是,50年间,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的面积减少了35%,洪泽湖减少几近一半……
  确实,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所说:对于怎样根治淮河,我们还远远没有毕业。
  “知不足然后学。”沿淮采访,记者欣喜地看到,淮河人正在治淮这所“大学”中奋力探索。由淮河人自行设计的蚌埠闸扩建工程,已破土动工。淮河入海通道也已开挖近半,无须多日,淮河将重新获得入海尾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沿淮群众的团结奋战,尽管根治淮河尚需时日,但决不再是梦!
  图为国家重点工程淮河干流蚌埠闸扩建工地。
  张幼良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