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黎敦山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01
第7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黎敦山的变迁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伟
  泰国最北部的黎敦山区,生活着阿卡族、伊哥族等泰国少数民族。12年前,这一带还是泰国最荒凉的地区之一。日前记者到这里采访,看到的是满山葱翠的森林、肥沃的农田、果木咖啡种植园、手工艺品加工厂、珍稀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高等级公路直通清莱府首府……这一切得益于泰国王太后基金会重点扶持的黎敦开发计划。80年代后期,诗纳卡琳王太后视察泰北山区时,深为这里的贫穷落后状况而痛心,决定用30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在160平方公里的黎敦山区推行黎敦开发计划。
  据王太后基金会副秘书长立·夏马南介绍,第一阶段从1988年到1993年,目标是遏止山民破坏森林、种植罂粟和吸毒贩毒,指导他们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多种经营,帮助开发区修建公路和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山民生活。这是一个艰苦的阶段。最初山民们担心不种鸦片断了生路,抵触情绪很大。基金会工作人员进山寨动员实施开发计划时,为防不测要带着枪。经过细致的工作并切实给予优待政策,使山民们逐步革除了恶习,基本禁绝了罂粟种植,自觉植树造林,学习多种经营,提高了生活素质,增强了环保意识。目前,开发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己从十几年前的40%恢复到80%,昔日的罂粟农,鸦片贩,卖淫女,变成了今天的粮农、果农和手工艺品制作能手,近一半村寨建有幼儿园,每个村寨都有小学,一些山民子弟走出山区进入中专、大学深造。人均年收入从1988年的3372铢提高到现在的2.264万铢(约合600美元)。
  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2002年,至今发展顺利。这个阶段的重点是突出特色,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维护村寨山民的传统文化,将黎敦山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旅游区,使当地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铢。为使记者真切了解开发计划的成果,立博士陪同记者游览了山间的萱夜华銮公园。在开发区内最高峰、海拔1500米的创穆山顶,是观赏植物园,这里有“森林之王”大雌虎树等稀有植物,有山巅石径、野餐草坪、休憩凉亭、观景走廊等,设施颇为精致,此处可远眺湄公河以及缅甸、老挝境内的乡间景色。由吸毒者治疗中心发展而成的熊崖职业训练中心,是山民们学习园艺和手工艺品制作技术的场所。这里展示着他们生产的优质咖啡,自制的民族特色工艺土布、精美的植条编织工艺品、手织地毯、桑树皮制成的粗纹工艺纸,其中大部分产品供出口。
  第三阶段从2003年到2017年。那时要达到使山民不依赖援助而自力更生,有组织有系统地自觉维护环境,按照泰国的法律,在乡村一级实行自我管理,并依据发展程度,像泰国普通人民一样为国家纳税。
  由于诗纳卡琳王太后主持的黎敦山开发等一系列扶贫计划造福泰国人民,促进了禁毒事业,联合国今年将她评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王太后1995年以95岁高龄辞世后,普密蓬国王继续支持王太后基金会贯彻黎敦开发计划,并委托诗琳通公主为计划主持人。
  泰国黎敦山开发的业绩已深深惠及当代,也必将福延子孙。(本报曼谷电)(7)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