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回应力与号召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02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回应力与号召力
  邵柏 田申
  坚持“三个代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领导者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并给予及时、有力的回应。
  回顾历史,许多人都还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那个时期,只要是党的号召,人们二话不说,让上前线就上前线,让深入敌后就深入敌后,哪怕被捕入狱、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只要是党的号召,人们就积极热情地响应,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什么党的号召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民从实践中真切地看到,党所号召的都是人民群众心里所盼望的,是对人民心愿的有力回应。“打土豪,分田地”,是对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愿望的回应;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愿望的回应;发展农村,建设边疆,是对人民繁荣祖国愿望的回应。这样的号召,人民怎么能不积极响应呢?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群众不响应的情况。比如“文化大革命”中,尽管反复号召“割资本主义尾巴”,可广大农民的响应就是不积极,原因就在于农民本能地感受到越是“割尾巴”自己越是受穷。从正反经验中我们可以悟出,“领导回应”与“群众响应”的真实逻辑是领导对人民的回应在前,人民对领导号召的响应在后;对人民群众的回应力越强,党的领导威望越高,就越有影响力、号召力。
  健康的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是领导对群众呼声的积极回应,另一方面是群众对领导号召的积极响应。响应与回应的相互激荡,促进了领导与群众相互关系的和谐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前进。因此,回应不是被动的工作程序,而是一种主动的领导方式,这就是毛泽东一再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回应人民的过程,就是分析、判断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的过程,也就是坚持“三个代表”的过程。
  自觉地回应人民,不断增强回应力,对于转变领导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十分重要。有的地方和单位,领导对群众的号召力很弱。有许多“好事”,领导“一再号召”,群众却反应平平;有许多“坏事”,领导“三令五申”加以制止,下面还是置之不理。其中的原因仍然在于对群众缺乏及时、有力的回应。这说明,领导者要想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令行禁止”,就必须转变领导作风,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了解群众需求,向群众请教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真正按照毛泽东提出的这两条原则去做,就能提高领导的回应力,从而也就能增强群众对领导号召的响应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生活和人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期望和呼声多了,建议和批评也多了。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多种多样的群众需要与呼声,我们决不能报以冷漠的、麻木不仁的态度,而必须以满腔热情的态度和创造性的工作,作出积极的回应。大量的实践证明,回应力就是凝聚力、号召力、执政力,对群众的需求和愿望越能作出积极、敏感的反应,就越能使我们的执政之基筑得更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