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隐私”畅销之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03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隐私”畅销之忧
  印荣生
  围绕名人似乎总有做不完的文章,且不乏“大部头”。先前是“写真集”走俏,如今是“隐私”畅销。
  眼下“隐私”正畅销,已从名人进入常人的范围,大有铺天盖地之势。且不说隐私类图书所记录的人和事有多少真实性(讨论真隐私、假隐私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单是作者不惜笔墨详细描写“被采访人”如何寻欢作乐,仿佛亲眼所见,就很是可疑。我不怀疑生活中的确有这样的男男女女,也不怀疑的确有一些恬不知耻者出于这样那样的目的出卖隐私。但我却怀疑这类书的作者在记录他人隐私的幌子下凭借“丰富的想象”,掺杂了过多的自己的“白日梦”。
  作者有一千条理由拒绝回答别人对书中所述人和事的是否具有真实性的疑问,他们甚至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让你哑口无言:因为那是被采访对象的隐私,为了保护采访对象,“我”必须恪守“职业道德”,恕不奉告。你看,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你总不能打破砂锅问(璺)到底,再要求人家说出那些人的真实姓名,继之追问那些不大见得了人的事是否真实。有了这样一块“挡箭牌”,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写了。于是在作者神奇的魔笔下,天下可能发生的荒淫无耻都可以“记录”下来,展现在你的面前,贴上“绝对真实”、是被采访对象“真实生活的写照”和“口述实录”等“防伪”标签。“创作”活动进入到这样一个特殊领域,是出版业的无能与无奈。这样的出版业可能会因商家的大事炒作和受众对隐私的一时好奇而变得异常火爆,显示出空前的热热闹闹。但这绝不是出版的正业,更与文化的繁荣无关。大大小小书店的书架上摆满了兜售这隐私那隐私的书籍,恐怕这是对文明的一种远离。
  读者诸君是否已经注意到,时下的隐私之隐,隐的多是作者的伎俩,把“私”公开了,赚的是钱,看不出如法炮制者对这个社会要负责的态度,更看不到有半点“人类进步的阶梯”的榜样。我们要求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都具备“人类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功能,不能算苛刻,但就目前而言,仍然很不现实,“隐私”泛滥便是一例。但我们起码要有一条底线:必须是健康的。
  影视业和出版业似乎都有一个通病:意欲匡正,待到泛滥成灾时。隐私类图书的这匹野“马”不应该由着它乱奔乱跑,祸害读书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