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望城乡农业合作社逐步改进了劳动组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06
第2版()
专栏:

望城乡农业合作社逐步改进了劳动组织
熊达
从湖北省浠水县望城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三年来的情况来看,劳动组织不断地改进,生产效率才能不断地提高。但是,改进劳动组织要根据可能的条件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每次改进,都要使社员觉得方便可行,要对生产有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生产合作社真正显示出集体生产的好处。
这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一九五二年春天成立的。刚建社的时候,全社只有十二户,二十四个劳动力,七十多亩田。从户数和田亩看来,同一般的互助组差不多。当时的劳动组织很简单:生产不分组,土地不分片,活路统一安排,每天排工,每天记分。大活伙起来做,小活分开做。像挑塘泥、插秧、割谷等农活,需要人力多,就把劳动力集中起来做,薅田、锄麦等农活,用不着集中,就临时分工做。他们还按每个人的体力的强弱,生产技术的高低,适当地分了工。在劳动计算方面,按各人的体力强弱,生产技术高低,评出底分。本来说是要实行“死分活记”,结果评起来太麻烦,行不通,还是“死分死记”。这些办法在当时看来是比较合适的,社员也觉得方便可行。这一年,社里劳动效率提高了,多积了肥料,修了九口破塘,抗住了旱灾,还经营了十三口藕湖。社里得到了空前的丰收,农业总收入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三成多,副业收入差不多要增加两倍。十二户社员,家家都增加了收入。
在社的生产活动中,社员们渐渐感觉到了“死分死记”的办法不合理。有些活,社员们都是一样做,劳动效果也差不多。但是评九分底分的人劳动一天只得九分,评十分底分的人,老是得十分。因此,评九分底分的人很不满意,气呼呼地说:“我就做九分的活!”劳动积极性不高。对于生产有特殊成绩的人,也没有加分,这就不能进一步鼓舞他们的生产情绪。
秋收以后,社扩大到了二十七户,有五十六个劳动力,田地也加多了,社员分住在十个湾子里,改进生产管理就更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了。他们经过讨论决定把土地划成几片,把劳力划成几组;把各种农活包给各组,各小组再实行“死分活记”的办法,计算劳动。
在开始酝酿划片分组的时候,社员中有很多思想顾虑:有的生怕本组分到了不好的劳力、土地、耕牛、农具,将来生产搞不好;有的对分组认识不清,认为分组就是分了家,以后彼此不来往,生产有困难不好克服;有些劳动力差的社员怕包工以后,要“硬过硬”,拖不过来。社长饶兴礼等针对这些思想进行了解释。说明分组划片是为了管理方便,防止窝工,进一步搞好生产,不是分家,以后那一组有问题还是要由社里统一解决。并且教育大家要为全社着想,为生产着想;不要光顾自己不顾别人。这样一来,社员的思想顾虑打消了。大家一致赞成分成三个生产组。分组的办法是:先分劳动力,再分田,最后分耕牛、农具。田地根据劳动力的底分分配;耕牛、农具就按照生产的需要来分配。劳动力强弱,生产技术高低,耕牛、农具好坏,在分组时注意搭配,做到公平合理。
分组问题解决以后,社员又提出个新问题:
“分组生产以后,有些组的工分评得高,有的评得低,有的组做得细致,有的组做得毛糙,怎样办呢?”后来经过大家讨论,决定采取“包工定质”的办法。就是在每一段农活到来以前,由社员民主评议,把每样活评一下,看那些活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要多少工。比方插秧、插“五、八寸”,一亩田要用两个工,就评二十分;普通一亩田从插秧到秋收,在平常年景,需要十个半工,就评一百零五分。不好做的田,工分就评多些。根据这个标准,把各组的活评出分来,包给各组。拖长了时间,社里不给加工分;质量做得差,要受到批评,还要扣工分。做得好的提出表扬。达到了质量标准而实际费工比包工少的,还是按照包工算报酬,作为奖励。不成件的和不能预定用工多少的活,像抗旱、摘豆、开稻场等,就采用“底分活记”和“按件包干”的办法。
实行分组包工的办法以后,社里的生产管理有很大的改进。生产组长的责任心加强了,他们随时计划搞好组里的生产。社员也摸到了底,多做活就能多得报酬,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各组之间还开展了竞赛。
在生产活动中,渐渐地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个组和那个组之间,由于社员的劳动态度和耕作技术不一致,产量有高有低。秋收分配的时候,彼此就闹起意见来。
一九五四年春天,社又扩大到六十九户。原来的劳动组织形式,更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了。老社员都提出意见,要改进劳动组织。管理委员会根据社员的意见,把社划成五个田间生产队,一个副业生产队和一个菜蔬组;并且试行“包工包产制”,规定每亩田的常年产量,超过产量的给以奖励,没有达到规定产量的,由各队赔补。在实行“包工包产”以前,有些新社员说:“莫下力做,将来增产了还不是六十九户分,我们又不能比别人多得些!”实行“包工包产”以后,大家觉得活做好了能得奖励,做不好要赔,生产劲头高了。在几十年没有人问过的小水壋里,也挑起了三百多担泥肥;有的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搞肥料。
后来,在插秧期间,又创造了“抓三头”的办法(抓农活,抓时间,抓社员自报劳动日),包工做得更加细致了。例如:从五月三日到十三日十天当中,正是插秧的季节;就计划抓住这段时间把秧插完。在同时,还有很多活路,像搭岸、撒粪、种豆、栽高粱、栽甘蔗、补种棉花等,也把这些农活计划出来,不让一件丢掉。然后看总共需要好多工,再让社员自报自己在这十天当中能做多少,每个队能做多少,看全社的劳动力是不是能做完这些活。如果劳动力不够或者多余,再想办法。把这三头一抓,从生产队到每个社员,心里都有了底。社干部领导生产也主动了,社员“混日子”的思想也逐步消除了。
实行包工包产以后,生产又提高了一步。但是,在包工当中也还有些问题。当时包工没有分工种,分等级,只是按做活所需要的“工”(工作日)包的。重活做一天也是十分,轻活做一天也是十分。难做的活和容易做的活,需要技术的活和不需要技术的活,也没有区别。秋收时候,社里学习了东北一些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采用了“定额计件”的办法。这比原来他们采用的包工办法更细致些。这办法是:把每样农活预先评出定额来。比方割谷,一个普通劳动力一天能割一亩二分五厘田,就算一个定额;一个普通劳动力一天能拣二十斤棉花,这也算一个定额。再按活路轻重难易,技术高低,评出每个工种的等级来。像犁田,人很受累,又要讲技术,算一级工,完成一个定额就得十分半;拣棉花比较轻松,又不要多大的技术,算五级工,完成一个定额就得八分半。割谷算二级工,完成一个定额得十分。社员把这种办法叫做“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活,做什么活得什么报酬”。这样做,又大大提高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由于实行了“定额计件”的办法,样样活路都评出了定额,就能够很细致地分工分业。在冬播期间,有的人犁地,有的人耙地,有的人开沟,后面接着下种、上肥、浇水、盖地,各人管各人的活,互相配合,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成。
包工包产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牵涉到的问题很多,要求各方面的工作都能跟上。望城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目前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会计工作,按照包工包产的要求,在生产投资、使用劳动力等方面,都应该有清楚的账目;哪一队哪一种作物投资多少?用了多少劳动力?都应该计算清楚,记载清楚,以便检查。但是,社里的账目仍很混乱,棉花下的肥料和稻谷下的肥料分不清,那一些田究竟用了多少劳动日也看不出来。因此,在分配收益时,社员很有意见。减产的队的社员不服气地说:别队产量高是因为本钱花得大。这些问题还需要很细致地研究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