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克隆高手杨向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01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克隆高手杨向中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符福渊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时,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一条科技消息:人类实现了克隆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用一头公牛的耳皮细胞成功孕育出6头牛犊。动物转基因研究奠基人、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癌症研究中心主任托姆·瓦格纳称,这项成果无论从科学还是商业化角度看,都要比克隆多莉绵羊重要得多。1月上旬,国际胚胎学会年会在荷兰召开,来自42个国家的1000多名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本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领导该项研究的是一位华人、美国康州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顾问兼动物技术部主任杨向中。
  1月20日,记者冒着大雪前往康涅狄格州大学,采访刚从欧洲开会回来的这位科学家。40多岁年纪,中等个子,健壮结实,爽朗热情,朴实无华,依然不失中国华北平原农家子弟的气质。办公室的资料柜上放着两张照片,一张是一个调皮的男孩,“这是我的儿子杨龙。”另一张是一只黑白花牛犊,“这是我的‘女儿’艾米。”杨教授风趣地说。艾米是杨教授用一头13岁的奶牛体细胞克隆的成果。他带着我们踏雪前往养牛场看望他视作‘女儿’的艾米。“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客人来看她。”他和艾米打逗着,还指着她身后的一扇窗户说:“小家伙特别调皮,那么高的窗户玻璃都被她打碎了,也不知她是怎么弄的。”艾米旁边还养着另外三头小母牛犊。“她们是艾米的妹妹。我这里还有不少消息没有发布呢。”
  “克隆实际上并非新课题,从1905年起就有人在做,已经快一个世纪了。1938年德国人开始取得成果,但成果一直难以重复,克隆技术发展曲折,几经反复,终于在两年前英国人用体细胞克隆出多莉羊后获得了突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我们的成果则是又一次也可以说是更大的突破。”讲起克隆技术,杨教授的话滔滔不绝,并且拿出厚厚一沓资料,都是各地报刊对他用牛耳细胞克隆小牛成功的消息报道和专家评论。他对我们解释说,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点突破,一是采用了成年活牛耳部的体细胞,而不是干细胞或动物生殖器官的细胞;二是将细胞进行了长达3个月分裂30多次的长期培养。这使克隆技术向实际应用迈进了一大步,不仅在理论上有许多突破,在实践上也使大批量地克隆动物成为可能,并在利用克隆技术为基因功能定位、遗传疾病论断与防治、组织和器官修补以及衰老和长寿研究等方面开拓了新的途径。
  杨向中教授出生在河北邯郸农村,从小喜欢动物,中学毕业回乡务农时自告奋勇为生产队养猪,是他和动物打交道的开始。高考恢复后于1977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83年考取教育部代培留学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6年到康州大学主持生物技术中心工作。记者请他谈谈取得成功的原因,他非常明确地说,科学技术重在创新,我们的成功就在于思路的创新。克隆技术,原来人们都认为必须用干细胞,发展到用体细胞是创新;原来认为必须用生殖器官的细胞,我们改用其他部位的细胞又是创新。原来认为克隆用的细胞越新鲜越好,但细胞新鲜不利于实际应用,我们改为将细胞长期培养后克隆,这又是一种推进技术发展的创新。创新并非凭空而来,它需要知识的积累,我本人自1983年起一直从事动物克隆方面的研究,世界各地数百家研究室几十年来在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也很重要。了解了前人的成果、现在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开拓新的思路,向传统的观念提出挑战。首先是确定方向,然后是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创新是无止境的,我们这次的突破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课题,比如,为什么体细胞会比干细胞效率高,细胞长期培养后克隆反而更好,还有克隆过程中细胞基因的开放问题等等,它们又需要科学家们去努力探索,寻求新的突破,科学技术就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杨向中来美国多年,在海外硕果累累,但心一直向着中国,想着故乡的庄稼人。他现在每年都要回国几次,为国家的科技和农业发展出谋划策,尽自己的力量。早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他就发起成立了“旅美中国农学会”,推动中美农业科技交流。他还发起成立了“中国桥”基金会,在当地募集资金,帮助旅美中国学者回国进行学术交流,几年来,已有200多位中国学者在“中国桥”的资助下到国内服务。他说中国人聪明,能干,又能吃苦,完全可以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动物技术来说,国内的人才很多,水平很高。需要注意的是对外要加强国际交流,将国内的研究项目融入国际社会,吸取国际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对内要加强合作,科研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合作才能发挥各方的优势,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报纽约电)
  图为华人科学家杨向中和他的克隆牛“艾米”。(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