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节省三十六万斤高粱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08
第2版()
专栏:

节省三十六万斤高粱米
 本报记者 方青
罗振江小时虽然是在农村长大的,但他已经在黑龙江克山粮谷加工厂干了二十二年,长期没有到过农村了。一九五三年冬天,为了同农民联欢,他和一些工人一块到克山县胜利村住了三天。当时村里正在忙着秋收打场,他亲眼看到了农民怎样仔细地打场、过筛子、扬场,怎样从碎叶里挑拣粮食;还看到农民把鸡鸭都圈了起来,根本不让它们进场院,牲口都带着“箍嘴”,也吃不到一口粮食,更不用说农民在食用方面是怎样节约粮食了。
这些事实给罗振江很大教育。他想:农民弟兄们为了支援工业建设,想尽一切办法增产粮食,不糟蹋一颗粮食。我在加工厂时,党经常号召提高出米率,节约粮食,自己是粮谷车间的技工,却没有把出米率提高,说起来,真是对不起农民弟兄。
罗振江怀着这样的心情回到工厂时,心里反复想着党支部书记说的几句话:“粮食是建设社会主义最宝贵的物质力量,有了粮食就可以发展工业,巩固国防……”他到了加工厂,再看到粮食时,就越发感觉到粮食的可爱,马上同工人们研究怎么提高出米率。这时大家正在埋怨高粱质量不好,影响到出米率只有五成五(十斤高粱中出五点五斤高粱米)。罗振江想:“一九五三年北满雨水大,高粱质量低,这是事实;但是,我们的碾子就没有一点毛病吗?”他围着碾高粱米的电力碾子来回转,有时爬下听机器的声音,有时捧起碾好的米仔细观察,最后在糠里发现有碎米,就肯定这是出米率低的原因。  在车间技术研究会上,罗振江提出在糠里发现碎米,并发动大家找碎米的原因,大家一致同意拆开碾子检查。结果,他们找出了两个原因:一是“立圈”和“压条”之间有两米厘多的空隙,这样稍微小一点的高粱米,就会掉下去碾碎;二是砂轮有些小的棱角,也容易把米磨碎。他们把这两个毛病纠正了,出米率马上达到了六成一。
接着,罗振江参加了全东北的高粱米加工会议,又学到了两条经验:一条是碾子的转速太快,砂轮容易把米撞碎,由每分钟七百多转减到六百多转就可以克服这个毛病。另一条是在一连八盘碾子的操作过程中,前面四盘碾子可以用粗砂轮,从第五盘碾子开始,就应该用细砂轮,这样也会少出很多碎米。同时省粮食厅又指示把大小粒分开,进行“分粒加工”。这样他们很快又把出米率提高到了六成三。
一九五四年十月,罗振江思想上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动力——他被党接收为共产党员,越发使他不甘心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他又把糠拿过来,仔细检查,发现糠里还有面的成分。于是,他进一步同工人们研究,发觉原来溜米的筛子太窄,米抖不开,糠筛不下去,他们就把筛子从六十公分宽改成八十公分宽;工人郑文也根据这个道理改造了
“风车回溜”,这样就不仅把出米率提高到七成三,而且减轻了电力负荷。一九五四年克山生产的高粱质量提高了,罗振江又根据新原粮质量提高的情况改装了碾子,今年二月,他已经把出米率提高到七成五。
厂里把他们提高出米率的成绩,按照实际记录累计起来,一九五四年总共给国家节省了三十六万斤高粱米。
罗振江就这样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获得新的成绩。他已被选为黑龙江省粮谷加工一等劳动模范,他肯定地说:“粮谷加工方面还会有潜在力量,要靠我们继续开动脑筋,找窍门,决不能让农民兄弟生产的粮食在我们手里糟蹋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