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巴以冲突再度激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25
第3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巴以冲突再度激化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以色列从空中和海上对巴勒斯坦加沙自治区首府加沙市区要害部门的猛烈轰炸,使已经严重恶化的中东局势雪上加霜。此次事件发生的前几天,阿拉法特曾经三令五申,全面禁止从巴控区向以色列军队开火。随后,以色列军方也公开承认,由于巴勒斯坦领导人的约束和控制,从巴控区向以色列军队枪击的事件已明显减少,巴以冲突的局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缓和的迹象。正如舆论所分析的那样,由于错综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巴以领导人的手中都不掌握可以左右局势的“魔棒”。当前,巴以冲突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巴勒斯坦居民与犹太移民之间的武装对抗,双方民族敌对情绪有增无减。
  在有关各方迫切期待缓和局势、早日恢复和谈的情势下,以色列因校车被炸于20日大规模空袭加沙的军事行动,引起了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次日,埃及宣布立即召回驻特拉维夫的大使,以抗议以色列悍然激化巴以冲突的严正立场。埃及外长穆萨表示,埃及政府的决定是执行阿拉伯开罗首脑紧急会议和伊斯兰多哈首脑会议决议的实际体现。阿拉伯舆论认为,埃及招回使节的决定意味着,只要以色列不从巴勒斯坦地区撤军并停止镇压行动,埃及就将从此冻结埃以关系,在中东和谈正式恢复之前,埃及大使不会重返特拉维夫。在联合国方面,安南秘书长于20日分别与巴以双方代表会晤,磋商向巴勒斯坦地区派遣观察员等问题。在布鲁塞尔方面,欧盟外长会议也于同日呼吁以色列将军队撤回到9月28日巴以爆发冲突前的阵地,并要求以色列在必要时只使用“非致命”的武器。
  当前,巴以冲突已持续了近两个月,巴方250多人丧生、数千人受伤;以方有26人丧生、近百人受伤;给双方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巴以决策机构政策的变向以及双方内部作用的影响,巴以冲突在时起时伏的同时已开始趋向长期化。在派别众多的巴勒斯坦方面,鉴于巴以冲突的起因和以色列重新实施军事封锁和军事占领的严峻形势,巴权力机构与巴各派力量一致响应人民的呼声,将共同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结束占领、拆除定居点和获得国际保护以及建立国家的合法权利。为此,法塔赫等巴各派力量与巴群众联合行动,禁止以军和犹太移民进入巴控区。由于巴以民族敌对情绪日益激化,巴以冲突已由先前的城镇地区扩大到所有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在巴以大规模冲突持续不断的同时,巴勒斯坦武装斗争论明显抬头,犹太移民也更加民兵化,巴以双方实际上都已处于“有限战争”状态。针对这一局面,党派林立的以色列政坛也在酝酿变化。利库德集团等以色列右翼势力纷纷向巴拉克的和谈政策发难,反对巴拉克组建联合紧急政府的建议,要求尽早提前大选。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等在策划以色列政策走向时明确提出,重新组建的以色列新内阁必须对巴勒斯坦人“更加严厉”。
  在巴以冲突再度激化之际,美国的态度尤其引人注意。在以色列对加沙进行大规模轰炸的当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呼吁双方“克制”。此前克林顿在11月9日和12日曾分别在华盛顿与阿拉法特和巴拉克举行了会晤,但未能就制止冲突取得成果,也未能就近期再次举行美以巴三方首脑会晤的建议获得响应。当前,由于美国大选出现僵局、以色列巴拉克政府不稳和巴勒斯坦各派势力均有一定影响等因素,巴以似都没有控制局势的灵丹妙药。在中东和平进程面临夭折危险、阿以关系全面恶化的严重关头,巴以冲突的缓解和双方恢复和谈的前景将更加渺茫。(本报开罗11月2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