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不设围墙的工厂——江苏申海集团吸引人才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28
第2版(经济)
专栏:

  不设围墙的工厂
  ——江苏申海集团吸引人才纪事
  本报记者 徐爱民
  17年前,年仅24岁的周忠当上了现江苏申海集团的掌门人。当时,这个集团仅是一家资金不足3000元的作坊式小企业。
  80年代初流行“星期天工程师”,这对当时既缺乏能人又缺乏聘金的乡镇企业来说,确实解决了不少难题。但是,在实践中,精明的申海人发现,这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星期天工程师”与企业的关系是临时的、松散的,他们往往只把自己的知识、才能零打碎敲地出让,缺乏攻关的持久力;有的因为是个人行为,背着所在单位,所以不仅得不到支持,甚至还引出了一些纠纷。于是,申海人决定建立自己的研究体系和人才库。
  1988年,“申海”不惜拿出当年全部利润,创办起全国玻璃钢行业第一家民办研究所,此举顿时引起一些职工的非议。年轻的周忠此时深深地意识到:技术创新并非易事,它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观念的更新。于是,全厂展开了“你怎样理解科技兴企”的大讨论,进一步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正式确立这么一个方针:“牢固树立科技意识,不断追寻先进生产力,走创新发展道路。”
  此后,企业一方面聘请专家、教授授课,又从各地引进100多名大学生,鼓励他们加入到研究所和项目组来,面对面地接受专家们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选送人员到高校及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学习、短期研修。现在,企业年均安排的学习培训任务已超过4万学时,其中集团经理层干部每人120学时,中层管理人员100学时,普通员工60学时。公司现有各类技术人员216人,占职工总数的36%,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占77%。他们还出资150万元,挑选了50多名青年技术人员到同济大学等著名学府读本科、研究生。
  当时并不十分富裕的申海集团之所以舍得花这么多钱培养人才,用周忠的话说,是为“申海”培养一支“永久牌”的队伍。现任营销总工程师的周荣贵主持成功开发了QK型组合式空调机,参与开发成功了组合式阀、电缆桥架等一系列产品,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申海集团的产业结构也完成了从单一的玻璃钢制品生产,向玻璃钢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的转换。
  在不断挖掘、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申海人认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单凭自身的力量去争取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把社会上一切能够为我所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到技术创新中来。
  那么,靠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申海”的做法是建立规范的、以人为本的创新机制。凡与“申海”合作的科技单位,均可以成为该项目公司的股东;对于公司投资开发的合作项目,“申海”提出,知识产权归“申海”所有,但对作出技术贡献的人员,可按贡献大小量化成相应的个人股权。
  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机制,使“申海”在短短的20年里,迅速从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跃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并在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因此被授予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先进企业、全国技术创新典范企业、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等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