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创新精神的丰碑——访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2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创新精神的丰碑
  ——访葛洲坝水力发电厂
  本报记者 贾西平
  站在新世纪的门口,回首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历程,人们不能不想起屹立在万里长江上的神州第一坝葛洲坝,也不能不为20世纪里我国最大的水电厂葛洲坝电厂的辉煌业绩而自豪。11月24日,是葛洲坝电厂建厂20周年的日子,记者随着喜庆的人群,登上了这座大坝。
  葛电人是充满豪情的,他们指着巍峨的大坝、轰鸣的发电机组说:“这些都是我们国家自己造的,20年了,运行良好。近年来,电厂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积极实施科学管理,1996年实现机电合一,1997年10月启动‘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方式。”“少人值守”就是通过计算机远方监视及控制,实现电厂生产作业,是一种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少维护、少干预的工作模式。来此参观的领导同志赞叹道:“要了解中国的现代化,就得看看今日的葛洲坝。”
  截至2000年10月31日,葛洲坝电厂已累计发电2460亿千瓦时,节水增发电累计143亿千瓦时,累计创工业产值194.31亿元,累计上缴利税80亿元,上缴三峡建设基金31.38亿元,安全生产创全国200万千瓦级大型水电厂最高纪录——1130天,并战胜长江大于45000每秒立方米的洪水45次,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湖北省和华中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这座国内最大的发电企业发挥出效益,葛洲坝电厂在1990年完成了21台机组和三座交、直流变电站的接机接站工作和尾工缺陷处理工作,稳定了生产,使每台机组都能实现满发、超发。在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中,他们始终坚持安全性、可靠性第一,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国产为主、必要引进,以我为主,联合开发,全方位监控,突出辅助设备智能控制,改造与完善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为目的主动参与,统筹兼顾,按系统、分步骤改造,逐步形成了目前机电设备运行高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维护少、操作少的新设备体系,科学地解决了机组过流部件泥沙磨蚀和二江电厂窝电、大江尾水冲抗、大江500千伏开关站接地网电组偏大等工程技术难题,完成励磁系统、主变冷却系统等重大设备改造项目十几项,荣获国家级、部级科技进步奖50多项。这些电气产品除在本厂发挥了巨大作用以外,还在全国20多家大中型水电站应用。他们设计制造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全厂设备计算机实时监控,远方自动化操作、水情自动测报、预报、调度自动化。
  早在八十年代初期,葛洲坝电厂所属的二江电厂就定下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1995年,二江电厂率先在全国百万千瓦级水电老厂实现机组合一集中值班和厂房无人值班,1996年,二江电厂推出前后台值班制度,1997年,这一成果顺利通过电力工业部验收,为全国大型水电老厂改革旧的运行值班方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发电育人”是葛电党委建厂之初就提出的思路。他们先后开办了研究生班、大专班培养高素质人才,采取岗位培训、送出国培训等办法培养复合型人才。1996年,他们还与二滩电站签定协议,以人才输出方式成建制地承包刚刚竣工发电的国内目前最大装机容量电站的生产和技术管理,锻炼技术骨干队伍。他们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0020人次,岗位培训6000人次,送出国培训、技术交流275人次,参加后续学历18个专业学习职工达1300人次,形成了一大批上岗就能独当一面的技术人才群,向全国各大电站,如大亚湾核电站、广东抽水蓄能电站、阳逻电厂、隔河岩电站等输送了大量人才。
  葛洲坝是长江三峡工程的预演,也是中国人民降服万里长江的序幕。葛洲坝电厂20年的成功运行,为三峡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问起葛电人下步的目标时,他们兴奋地指着厂门口李鹏委员长题写的10个大字说:“管好葛洲坝,进军大三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