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企业对外竞争中的风险防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1-28
第9版(理论)
专栏:

  企业对外竞争中的风险防范
  谢文明
  当前,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地区和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地区和企业发展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要正确认识各种风险的存在,制定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以保证在对外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效益,求得发展。
  深化改革,为“走出去”的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建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风险警示管理系统。企业在对外竞争中面临的风险,有些可以通过保险等途径转移出去,但有些则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难以避免的,因此,有必要建立风险警示管理系统,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与指导功能,给“走出去”的企业以有效的支持。其次,按照国际惯例,建立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担保制度。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经营,政治风险难以避免。欧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政治风险保障的官方机构和私营保险公司,以减少企业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保护本国对外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加紧研究建立境外投资风险保障机制,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障的作用,为外经企业提供政治风险及非商业性风险保障。第三,综合利用各种经济手段予以扶持。一是设立境外投资风险保障基金和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对境外投资项目因所在地发生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贴。二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扩大国内企业在境外投资的商业信贷资源。国内商业银行也可以建立对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帮助企业分析风险,并以此作为提供信贷的依据。
  大胆创新,提高素质,增强企业自身规避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企业一方面要学会运用国家的政策法规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规避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对外竞争的能力,更加有效地规避和防范风险。一要熟悉掌握有关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外投资企业既要遵守本国和东道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又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防范风险,减少损失。二要选好市场和项目。在进行海外投资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研究当地的政治环境、投资环境,并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三要加强人才的培养。企业要增强发展的后劲,必须提高外派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和大胆使用懂得外语、技术、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企业领导人才,以及具有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和财会等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