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温州专区应重视渔民的安全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10
第6版()
专栏:

温州专区应重视渔民的安全生产编辑同志:
我们是浙江沿海的渔民。我们这里渔业生产上的安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在今年不到三个月的期间,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海损”事故两次。这种事故,既影响了死难者家属的生活,又影响了一般渔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不少的渔民,在每次“海损”事故以后,就消极起来,不积极生产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是,水产部门的负责人却认为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海损”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编辑同志,难道“海损”事故真的不可避免吗?我认为如果有关领导部门,把安全生产看成是一件大事,对下海的渔民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加强指挥工作,是能够增进海上生产的安全的。我们迫切要求温州专区领导渔业生产的部门用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这个迫切的问题。 张恒德 李四宝
关于温州地区“海损”事故的调查
从一九五四年五月十四日起到今年三月十二日止,温州地区曾先后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海损”事故。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海上起了八级至九级甚至十级以上的大风,而下海的渔民不能事先得到大风警报。
为了这件事,本报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水产部门的负责人在叙述“海损”事故时,强调客观困难太多,认为在技术、设备极度困难的条件下,机关在陆地,要指挥海洋上的船只,是没办法做到的。可是渔民和船老大又怎么说呢?他们说:现在办了渔业生产合作社和互助组,展开了生产竞赛,可是对安全问题大家却注意不够,事故变多了。今年二月上下大陈岛解放后的第二天,温岭县石塘镇第一、第二、第三渔业生产合作社就组织社员去大陈海面捕鱼。当时,有经验的渔民已预感到天气变化的征兆,但是社的领导人员却提出了:“硬风头、抢风尾”的口号(就是大风来了硬一硬,坚持生产,风未停息也要生产;往往在风头风尾鱼比较多)。这是典型的重生产不重安全的口号。县区领导渔业生产的部门并未及时纠正这种错误,以致遭到八、九级大风的袭击,死难社员十一名,失踪十七人。据船老大林顺生表示,海上的风暴虽然很多,如果注意操作,是可以做到安全生产的。林顺生今年五十七岁,在海上生产已有三十八年的历史,他领导的渔船从来没有出过一次险。他说:要做到安全生产,第一是要教育渔民和全体工人在操作中仔细耐心,出海之前要有准备,并且还要组织技术交流,使每个下海的人都讲究技术,技术一熟练,危险就会减少了;如遇海上有变化(如潮水流向乱了、天空有特殊变化),立刻要赶回港埠或者转到安全地带躲避。可是温州专区的渔业领导部门,从来没有专门为渔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开过一次会。在各县召开渔民会议的时候,也很少说到这个问题,只有在发生了事故以后,来一次通报。通报以后,也就没有人过问了。
为了保障沿海渔民的安全,除了加强渔民的安全教育以外,必须同时改善他们的生产工具。在大陈、披山、南凫等沿海岛屿未解放以前,由于敌人对温州地区渔民的封锁和迫害,大部渔船只适用于在近海作业,大陈、披山等岛屿解放以后,渔民的远洋作业机会增加了,但渔民在绳索工具的增添和修补方面却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及时检查和修补工具,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为了保证渔民的安全生产,温州地区有关领导方面,应该少强调客观困难,多作些主观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