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卓玛 乘愿再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2
第5版(大地周刊)
专栏:人物春秋

  卓玛 乘愿再来
  王一新
  12月的北京保利国际剧院,舞台剧《乘愿再来》的首演,将给人带来一种意外的惊喜,因为表演、舞美、道具颇具新意。卓玛极富神采的舞动,讲述了她对人生、人性的感悟和理解。我没想到,这个二十年前从西藏高原走出的女艺术家,依然怀揣着心中的圣洁,徜徉于舞蹈世界中。
  少年的卓玛接受了全面的舞蹈教育,她以自己特有的天赋与聪明,很早就展示出不凡的灵性。四年的学习以及毕业后西藏歌舞团舞蹈演员的生涯,并不能满足她的求知与上进,很快她又考入中央民族学院大专班深造。其间,她逐渐成熟,自如地掌握了舞蹈的各种表现手法。练功房里洒下的汗水、把杆前的陶醉、孜孜以求的精神,让卓玛与舞蹈深深地融合在一体。她对舞蹈的爱已从最初的萌动化为一种深深的眷恋,她进入了感性升华阶段。舞蹈之于她已不仅是一种工作,而且是一种理想与精神向往。多少次伤痛,多少次跌倒,反而使卓玛与舞蹈之神相契合,舞之神韵进入了她的心灵,这是卓玛舞蹈跋涉中的又一次提升。她把个人技巧与灵感同民族舞风相结合,《珠穆朗玛》那从内心从民族性情中流淌而出的舞韵,那夸张优美的舞姿造型,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宽厚,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的美。卓玛以新的理解与阐释,将舞蹈“旋子”、“踢踏”与藏族舞风的沉缓,都融入个性的表现。人们看到卓玛的舞蹈是如此光彩,如此奔放。藏传佛教壁画中优美的形象,传统的“三道弯”造型,低缓俯身的姿态以及自如的衣袖,在她的舞蹈中被一种神韵贯穿,是如此富有雕塑美。《母亲》的表演,使她不局限于外在的表现,力求展示内心世界。含辛茹苦无私哺育的“母亲”唤醒了卓玛艺术的自觉,卓玛不仅以形体,更以母性的精神表现一位真正的母亲。卓玛的《母亲》让许多人眼眶闪着泪,体味母亲的蕴涵。此次上演的《乘愿再来》又让卓玛开始了新的寻求。人性的善恶,生活的美丑,欲望与理想,构成了一种天梯。舞蹈中的人生寓言有着卓玛的困惑与探寻,她用心灵用智慧找寻人的价值和意义。
  卓玛,祝你的新作成功,再次让观众从你的舞韵中获取新的感悟。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