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拨亮人心一盏灯——记组织干部张绳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拨亮人心一盏灯
  ——记组织干部张绳华
  本报记者 董宏君
  在福建漳州,每月15日是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夜谈日”。这一天,在张绳华的日历上是个不容“侵犯”的日子。倾听与交谈是这一天的主题。而在百姓心中,这一天的灯光也似乎格外温暖格外明亮。
  “一盏灯”——“夜谈”的灯是老百姓暖心的灯,希望的灯
  在组织部办公室,一本本接待笔记密密麻麻记载着一个个百姓的心事,一叠叠夜谈档案倾注了一腔腔公仆情怀,挂满会议室的一面面锦旗与铜匾演绎着一桩桩动人的故事,翻看着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记者仿佛触摸着一颗颗滚烫的民心。
  “夜谈”的由来,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绳华上任不久遇到的一件事引发的:
  一位叫邹木山的农民三次来漳州市委组织部找部长,都因部长公务外出没有找到。最后只得留下三封信,怅然而去。
  邹木山的父亲邹天水1930年加入红军入了党。参加过战斗,负过伤。后来与组织失去联系,解放后受到不公正待遇。
  为了恢复邹天水的党籍,三代人从没断过奔走,申诉;92岁的邹天水虽然双目失明,爱党之心却不变,发誓:不恢复党籍,死不瞑目!
  忠贞不渝的信仰,至死不改的追求,张绳华被强烈地震撼着。他调阅档案,上书省委组织部,从福州到山区,奔走呼吁,为这位老红军恢复了党籍。
  三代人,四十年。张绳华在反思:群众找组织部长也真难。一定要面对干部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1996年11月,部务会作出决定,建立“组织部长夜谈”制度,确定每月15日下午4时至晚上11时为接待干部群众来访的时间。
  干部群众用眼睛和心灵悄悄判断着眼前的一举一动:“来访登记台”换成了“来访服务台”,有人倒茶,有人登记,还有人负责引路……
  “夜谈”辐射全社会,连着千万家。多少跨年度、跨地区、跨领域和涉及多部门、多人头的疑难复杂问题、历史遗留下来的老“疙瘩”,都摆在了张绳华的面前。谈一谈容易,然而,“自讨苦吃”地牵起这个头,去解开这些“疙瘩”,要费多少周折啊!
  在漳平市永福山乡的一间农舍里,张绳华读着李文炳的材料,眼睛湿润了。46年前,厦门大学毕业生李文炳,在政治运动中,执教不满一年就被不明不白地清除回家,1995年,贫病交加的李文炳含冤去世。
  李文炳的学生郑祖源把替老师申诉的材料递给了张绳华。张绳华决定亲自到李文炳的老家漳平去实地调查和察访。
  翻越永福大山,张绳华来到李家,向李家、村民和村两委调查了解详细情况后,又到当地教育局、公安局查阅档案。
  一天300公里的一线察访,几经周折,开云散雾,终得水落石出。
  1998年春节,漳州市委组织部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向远道而来的李文炳家属们,宣读了为李文炳落实干部待遇的批复。
  “夜谈”面对面的交流,虽说只是短暂的交谈,却在人们心头点燃了一盏灯。张绳华说:历史的失误,虽然有过一时的灰暗,但是党的政策能重新点燃人们的希望!
  从第一次部长夜谈到今年8月,45个月,45个“夜谈日”,张绳华部长从未缺席过。不管是假日还是周末,每月15日,张绳华风雨无阻,必定在他的办公室里接访群众。即使远在省城开会,他也会想尽办法,赶回来参加“夜谈”,直到夜深人静,最后一位来访者离去,才彻夜赶路,驱车300公里返回福州,参加第二天的会议。
  每月15日,在张绳华的心目中,那是他跟人民群众约定好的时间,人民群众是神圣的,党的干部绝不能失信于民。
  漳州卫校退休教师赵添金通过与部长夜谈,终于确认了她与另外80多个同志的入伍时间。这批老干部感慨万千:这不仅仅是每个月多领几十元的退休金,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次“夜谈”,人们看到了党在倾听人民的心声:谈的是语言,唤起的是情感。通过一件件事情的解决和落实,群众知道了党在关心他们的疾苦,看到了党与人民鱼水相依的优良传统与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新一代党员干部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一团火”———国事家事百姓事公道办事,党心民心公仆心深得人心
  “国事家事百姓事公道办事,党心民心公仆心深得人心”有人曾用这副对联描述“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对张绳华的描述。
  在“关于恢复邹天水同志党籍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封饱含真挚情感的信件:
  “我无意翻阅沉重的历史扉页,无意以感情代替政策,更无意以同情改变真实。但我认为党把我放在现在这个岗位,工作中碰到邹天水这么一桩特殊的案件,党的多年培养和教导,不容我沉默和回避,深深感到有责任接受一位曾经冒着人头落地、家破人亡危险,为党为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老红军的申诉;有责任坚持党性原则,实事求是地落实党的政策,为对革命有功者辩冤纠错;有责任刻不容缓地向党的上级组织报告并提出请求,力争早日解决问题,哪怕早一天,我们都愿付出数倍以上的代价……”
  “我含着泪花撰写报告和这封信,现在翘首盼望喜讯的到来”。
  张绳华炽热的情感在字里行间燃烧。这与那种门难进、脸难看的“衙门”作风,那种摆官架、耍官腔的官僚习气,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这“一团火”不仅在张绳华的内心燃烧,他更把这“一团火”的情怀深深倾注在每一项工作中,带领干部们释放比“一团火”更大的热能。
  8月22日,记者抵达漳州采访,正赶上今年的第十号台风将在福建登陆。晚10时15分,开了一整天会的张绳华驱车赶往云霄县。
  午夜时分,记者与张绳华一同抵达云霄。张绳华顾不上休息,直奔县防汛办公室,与值班人员一起察看气象云图,了解台风的讯息,核实渔民归航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张绳华冒雨赶到漳州市第一大水库———峰头水库。当他得知水库从23日零时即开闸泄水,腾出库容以拦蓄可能到来的洪水时,才放心下来。接着,又到近海的陈岱镇,详细了解当地渔民、危房危巷情况,再三嘱咐不能麻痹大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8月23日晚,第十号台风从漳州擦肩而过,漳州市委组织部大楼内第二场“干部学习问题辩论会”如期举行。双方辩手阵容整齐,面红耳赤的陈词与攻辩,让记者感受到组织部干部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夜读”活动的一个小镜头。
  漳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夜读”制度与“组织部长夜谈”制度同时诞生于1996年11月。1996年初,初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的张绳华首先提出“一张笑脸迎送、一声热情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款待、一阵促膝交谈、一个实在说法”,这六个“一”,让组织部真正成为党员、干部之家。
  接着,他又积极倡导建立干部每周“夜读”制度,以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
  这项看似平常的学习制度花费了张绳华不少心思。组织部的干部说,“我们的夜读可不是单纯地读书念报,内容丰富多彩,挺精也挺管用,形式非常灵活。”
  几年来,“夜读”的学习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形式上由专家讲座、业务公示、礼仪培训、读书演讲、辩论赛、模拟公务员面试和读书考部长等多种形式,强化干部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干部素质。
  我问组织部的干部,“你们部长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执着与创新。”组织部的干部深有体会。
  1998年,市委、市政府将全市“新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了组织部。
  市委书记李敏忠对记者说,“是我给他们压的任务。我认为新村建设是衡量农村基层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一个直观反映。”
  担任新村建设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新村办主任的张绳华要在新村建设中不断提高基层党支部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实践中强化他们的宗旨意识。
  一个又一个党员干部率先拆掉自己的旧宅、祖祠和祖坟,用自己的行动在村民中间树立起现代观念。
  张绳华既欣慰又激动。
  新村建设示范点上,张绳华再三强调,建一座新房,这是农民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决不能出现半拉子、劣质工程!
  认识张绳华的人说,部长说话快,走路快,行动快,工作起来风风火火。
  清晨5点,张绳华又出发了,到工地察看工程进度、实施情况、工程质量,和村支书交换意见,倾听群众的反映。
  有几次到福州开会,张绳华细心地把福厦沿线漂亮的农民新居建筑拍摄下来,供设计人员参考。这几年他到北京、上海考核干部,无论多忙,都要抽时间去韩村河村、旗中村等新村学习当地的经验。
  如今,一片片设计新颖、造型别致的新村在水仙花的故乡“开花”了!红瓦、蓝天、碧树、鲜花,住进宽敞明亮的别墅式新居的农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一扇门”———敞开时,门里是“职责”;关闭时,门外是“私”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挂在张绳华办公室里的一副对联,也是“夜读考部长”中,干部考部长的题目。
  在干部们心中,这副对联就像是部长的一扇心门,打开这扇门,才能理解门里那颗心。
  打开这扇心门,张绳华心中的一件小事令人动容:在福州工作时,一次他带父亲坐公共汽车去看病,上了车,生病的父亲更感不适。可是车里没有一个人让座,包括许多年轻人。
  张绳华非常非常难过,因为,在他成长的岁月里,在他刚刚上车之前的所有时候,他不知让过多少次座,可是,此刻,没有人给他年迈生病的父亲让座。
  “我不会因为内心的一点失落改变我的做人原则,改变我的信念。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更为积极的东西,我会继续让座,继续做一切我认为该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
  一件小事流露出张绳华性格中倔强而无比坚硬的一面,他是那种不畏艰难,认准目标,百折不挠向前走的人。
  和敞开着的组织部大门、办公室大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张绳华的家门是紧闭着的。他到过部里每一位干部的家,却从不让干部和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到他家。在干部们的要求下,他同意在每年春节过后的初三、初四两天,大家可以到他家坐坐,聊聊天,喝喝茶。这是干部们难得与部长共享闲暇的时刻。组织部的干部们这时也会及时“通风报信”,告诉那些“夜谈”中想来看看部长的人们。
  还有另一扇门也是紧闭着的,那就是“私”字之门。
  1996年,张绳华调到漳州市委组织部,妻子和孩子还在福州。人们私下都以为,这只是一个“飞鸽牌”,没想到,不久,他就把妻子和孩子也都调到了漳州。
  1997年,张绳华上初中的儿子考高中,差了几分没考上省重点中学漳州一中,只上了漳州三中。开学两个多月后,学校降低了分数线,他儿子榜上有名,理所当然回到一中就读。
  出差归来的张绳华得知原委,立即要求儿子回到三中。并对儿子说,“你不能到一中就读,否则,别人还以为是我的缘故而降低了分数线。”
  平时懂事的儿子感到十分委屈,执意不肯接受父亲的意见,因为他已经和三中的同学们告别过了,再回去没面子。僵持之下,最后张绳华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孩子回福州读高中,但明确规定:只能在与漳州三中对等的二类高中就读,不能上省重点。最后,孩子上了福州五中。
  “因为我的位置跟人家的不一样,我负的责任跟人家的不一样,看我的人和看人家的人也不一样,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与别人不一样。”张绳华这样说。
  我问张绳华的司机陈丽彬师傅,“你经常和部长在一起,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事吗?”
  朴实的陈师傅说不清有什么特别的,他说,“总之他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刚开始还觉得奇怪,久了,就习以为常了,不再觉得奇怪。”
  “漳州人都说:十五的月亮最圆,十五的北斗星最明。那一天,尊卑与贵贱被视为平等,迷失的人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信任来自大众,您把真诚与忘我的工作精神赠予百姓,无论是过去、现在、将来,在漳州人圆圆的梦中永远有我们敬爱的张绳华部长!”
  我在一堆写给张绳华的信中看到了这张署名“小市民”的明信片,我记下了它,也记住了这些天来我在这里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一切。
  这一切,不正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吗?
  (注:本文发排时,张绳华已调任中央组织部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