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物流热潮中的冷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4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物流热潮中的冷思考
  国内贸易局 梅宇
  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我国物流业与国际同业相比,在观念、规模经营、成本控制、服务质量、从业人员等方面差距甚远。要改变中国物流市场存在的混乱、低效以及恶性竞争的现状,必须有政府的政策引导。
  近年来,现代物流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热”表明中国企业正在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技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但应该承认,我国的物流企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在很多方面与国际同业有着较大的差距。
  观念上的差距。目前,中国不少企业都开始建立物流业务网络,但他们大多数只提供运输、仓储服务,或是物流服务中某一局部的服务,而不能提供有关咨询、计划及全过程的物流服务,离国际经济中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标准运作有很大差距。
  资源的问题。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它需要进行物流方案策划、咨询、设计,将现有的资源加以重组。目前,中国物流业所需的资源正处于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的状态。由于中国物流业缺乏大型物流企业对全国性的信息流、商流与资金流进行有效支持,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业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对现有资源的争夺与竞争。
  规模上的差距。目前,国际贸易与物流业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美欧物流企业正在掀起并购热潮———德国邮政公司收购美国物流运输企业AEI;美国联邦快递公司将欧洲38个城市的陆空物流联为一体,等等。而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由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化而来,由于按照部门、行业进行条块分割的情况仍然存在,加上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使得规模及运输方式受到局限。
  成本方面的差距。中国物流企业与国际企业在物流成本上的差距主要在于中国的物流企业尚未使自身的物流优势与企业的物流成本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
  服务方面的差距。物流是涉及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多项服务的集成,而中国的物流企业却只能完成全部服务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工作;在物流同行的竞争中,无视服务的重要性而进行恶性的价格竞争,同时由于费用因素的制约,又导致了服务的不到位,并可能会给货主造成很大的损失,引起民事纠纷。
  人员方面的差距。从国外物流发展的经验看,物流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中国在物流方面的教育比较滞后,造成了物流人才的缺乏;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从业认证制度,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无法得到普遍提高。
  要缩短中国物流企业和国外同业的差距,改变目前中国物流市场存在的混乱、低效、不畅以及恶性竞争的现状,就必须有政府的政策引导。
  对于中国物流企业来说,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同地域与部门的分割仍然存在,并继续严重阻碍服务网络体系的建设。今后,必须破除部门之间、地域之间的界限,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中国物流业发展政策与法律、法规,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自由竞争的市场氛围。
  在基础建设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更多地起到宏观指导的作用———在“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做好统筹规划,保持平衡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软件”的建设方面,应当加强管理的规范化,明确服务的标准化,建立认证制度与体系,衡量和评估企业的物流能力与服务水平,在较高的起点上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同时为物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政策、法规、体制方面的一些服务:
  一是内部服务,协调国内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尽快确定物流管理规范与物流服务标准体系,建立物流认证体系与制度,制定相应的价格、税收及其他政策;二是外部协调,在中国加入WTO后,协调中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帮助中国企业争取相应的权益,规避风险。
  此外,政府应当完善行业协会组织,以达到为企业服务的目的。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如果过多的政府行为干预企业经营,将会违反WTO条约的内容,因此就要求物流企业运用协会的形式来保护物流公司本身的发展。
  总之,政府部门应当继续加强宣传和政策引导,加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同时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不断开拓创新,加快培育物流服务市场,建立健全适应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的宏观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