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打假过后看云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5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记者观察

  打假过后看云霄
  本报记者 赵鹏
  制售假烟,福建云霄县为此出了名。云霄曾有过畸形消费,让人瞠目结舌,原因也是制假。制假给云霄带来了什么?现在怎么样了?带着疑团,记者于11月上旬走访云霄。
  打假十年路漫漫
  初冬夜晚的云霄,大街小巷冷冷清清,3年前到处灯红酒绿的景象早已不再。浓浓夜色里,记者在街头与当地居民交谈。一提制假,几乎所有人都是一个答案:“谁还敢?这两年从省里到县里都动真格的!”
  的确,从去年1月1日到今年6月30日,全县共出动11.6万多人次进行打假,捣毁制假窝点454个,查获各类制假机械1000多套,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9万多件,价值1.4亿多元。批捕66人、处罚694人。一时间,制假在云霄无处立足。据说有一些零星漏网的,已经躲到偏远大山中去了。
  云霄是1988年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之一。早在90年代初,受暴利驱使,当地一些不法分子就开始制售冒牌卷烟。1992年后,云霄假烟由手工零散制作转向机械化规模生产,并流入全国各地。由于打假力度不够,假烟在云霄越打越多。最猖獗时,云霄全县168个村中涉假重点村就有23个。云霄假烟一时间“名噪天下”。
  接二连三的假烟案件终于惊动了上上下下。1998年,国家烟草局、工商局等7部联合发文,投入了当地武警和防暴警察,云霄打假进入真正的决战。
  制假带不来繁荣
  “制假绝对带不来繁荣!”云霄县长黄舜斌痛心地描述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80年代中期与云霄经济水平相当的广东顺德,“工业立市”,去年全市GDP286亿元,人均GDP2.7万元,财政收入45亿元,人均存款3.7万元;而云霄呢,去年全县GDP不足27亿元,人均GDP不足万元,财政收入2.3亿元,人均存款3700元。
  云霄县下坂村曾经是制假最严重的村子。村支书张朝明向我们回忆当年:由于地处国道沿线,再加上原来就有制糖、制烟的技术经验,造假最猖獗时,整个下坂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参与制假。“那时即使一个普通小工每月也都能赚1000多元,其他工厂根本招不到工人。”
  小小的下坂村是当时整个云霄的一个缩影。制假与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争原料、争劳力、争资金、争人员,使云霄当地劳动力、土地成本畸高。90年代初,曾为全县每年经济增长拉动14.3个百分点的罐头、糖果、彩印等一批支柱企业纷纷倒闭。到去年仅剩寥寥数家。云霄原有的经济基础已被制假冲得一塌糊涂。今年上半年,云霄县财政收入中,工业企业贡献了396万元,仅占3%。
  在制假的冲击下,云霄农业也没能幸免。自古极富特色的当地蜜柚、枇杷、金枣、杨桃曾在60年代畅销港澳。前几年,当地农民被吸引去制假,无心事农,以致这些特产如今竟无人知晓。去年,这个鱼米花果之乡的农业特产税仅收入2000多万元,连邻县的一个乡镇都不如。
  原云霄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指导员林铭儒告诉记者:几年来查获的大批制假工人中,有相当部分是当地青少年。制假扭曲了他们的灵魂,不少青年沾染了摆阔气、摆派头的恶习。还由此引发了非法拘禁、绑架、流氓斗殴等事件。不夸张地说,十年制假史,导致云霄经济衰落、世风败坏。
  重整河山创新生
  不制假,云霄又该怎么走?还追得上人家吗?
  1999年,云霄县政府组织张朝明等数十名原制假严重村的村干部,南下广东深圳、北上浙江温州学习考察。慢慢地,一颗颗疑惑冷却的心又热了。
  在下坂村,记者看见的是一片开山挖石、平整土地的繁忙景象。据张朝明讲,考察回来不久,县里就相中了下坂优越的区位,按照新提出的“工业立县”思路把它规划为一个民营工业园区。为了鼓励民营经济尽快发展,云霄不久前出台了57条优惠政策,积极为制假人员转轨提供优质服务。眼下,虽然政府还没投一分钱,村里人早已按捺不住,在张朝明的带领下提前施起工来了。
  当初坚决不参与制假的云霄县工商联副会长、民营企业家方源水来了劲头,正急着落实开发经营铝塑管项目的资金,已经有一个多月睡不好觉了。“当初的造假把我们挤到了一边,这回环境变好了,要大干一场。”
  夕阳西下,漫步云霄,无论在山村还是在乡镇,我们感受到,这里的每一根神经又开始活跃起来。曾深陷制假泥潭的云霄又要活了,但这回要靠自己的正派劳作。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