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接投资最大的高教项目 “211工程”实施顺利成果丰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中国成立以来直接投资最大的高教项目
  “211工程”实施顺利成果丰硕
  本报北京12月6日讯 新华社记者尹鸿祝、本报记者董洪亮报道: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跨世纪重大建设项目“211工程”,实施顺利并取得重大成果。国家计委已批复96所高校立项,共安排600余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目前,这96所高校已完成建设资金150多亿元。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新闻通气会上说,这个工程的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动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11工程”作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直接投资最大的高等教育项目。“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是:面向21世纪,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并在此基础上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方面有较大提高,成为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21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重点学科、公共服务体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部分,所需建设资金由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96所高等学校和两个公共服务体系的“211工程”建设资金总量为110.37亿元,另有配套建设资金73.32亿元。据统计,截至2000年8月底,已完成建设资金计划的82%。安排的602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覆盖了人文社会、经济政法、基础科学、资源环境、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医药卫生和农业七大领域。
  据介绍,“211工程”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推动了部门与地方的共建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促进了院校调整和合并;“211工程”把为国家、地区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作为其建设的根本目的,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带动了办学思想的变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学校校园网信息平台和公共实验室系统也日趋完善,使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受益;“211工程”建设学校已成为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据悉,按照教育部的初步设想,“211工程”在“十五”期间将继续进行重点学科建设,同时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改善部分重点学科学校的基础条件。还将加快建设教育和科研高速计算机网络、数字图书馆、仪器设备共享环境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体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