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紧扣时代脉搏——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紧扣时代脉搏
  ——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本报记者 杨雪梅
  在新闻传播事业以一日千里之势飞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研究更应与时俱进。作为教育部批准的百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通过机制创新,多方吸纳人才、多方筹措资金、共同承担重大课题,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新闻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
  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10月,现有专职研究员15人,包括方汉奇、童兵、喻国明、郭庆光、涂光晋等学术带头人,是我国新闻学领域科研力量最强的学术团队之一。中心主任童兵教授为中心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说,人文学科尤其是新闻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不但在基础研究方面进展缓慢,而且明显滞后于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这么多年来新闻学的研究缺乏系统与规划,教学与研究两张皮。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力图为新闻学的研究搭起一个平台,在政策扶持资金相对宽裕的环境下,将分散的人才并拢凝成拳头,开展一些整合性的、比较性的、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研究。目前中心已经按教育部要求,为我国新闻传播学专业起草了“十五”科研规划,并选择了两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课题,一是由童兵教授主持的《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使命和操作机制研究》,一是由中心媒介经济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媒介经济运行特征及媒介经济政策研究》。
  童兵教授说,这个中心虽然依托在人大新闻学院,但它并不仅仅属于人大,而是开放的、流动的、面向全国的。凡是对新闻传播学有研究兴趣的、有具体研究项目的都可申请到中心做研究,充分利用中心所拥有的资源、资料优势。目前已有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向中心提出申请,也有多家媒体有意委托中心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制定规划。
  童兵教授表示,经过3至5年,中心将争取建设成为全国传播学科研、国家新闻政策与重大决策研究的基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