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中国记者精神境界的生动见证 专家研讨电视片《重返巴格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国记者精神境界的生动见证
  专家研讨电视片《重返巴格达》
  本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重返巴格达》不仅是中国记者全程报道重大国际事件的大胆创新,更是新时期记者精神境界与素质的生动见证”。12月5日,数十名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领导在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举办的“《重返巴格达》学术研讨会”上,被记者伉俪唐师曾、王淳华新近拍摄的这部20集纪实片深深打动,人们由此谈到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谈到了21世纪记者的责任和义务。
  10年前海湾战争爆发时,身为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唐师曾主动请缨奔赴硝烟弥漫的战场,冒着生命危险向国内发回大量第一手图片,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战地记者。10年后,唐师曾拖着因在那场战争中受到“贫铀弹”的辐射而日益虚弱的病躯,携夫人、北京有线电视台著名电视编导王淳华自费重返伊拉克,在十分艰苦困难的环境里,采访这个被封锁十年的战区。20集电视纪实片通过很多独家珍贵的镜头画面和鲜为人知的事件,真实记录了海湾战争后遭遇10年封锁和禁运的伊拉克人民的生存现状,蕴含了对战争与和平、生存与尊严、文明与人性的思考。
  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外交学院院长杨福昌、阿拉伯使团副团长萨瓦日尼以及众多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