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黄土高坡青山梦——马思汉和“马家园林”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保卫绿色 关注森林

  黄土高坡青山梦
  ——马思汉和“马家园林”小记
  本报记者 赵永新
  “自己栽了5年树,才体会到什么叫‘救星’!”站在延川县城西面的圆峁山上,那一棵棵活活干死的枣树苗让59岁的马思汉疼得揪心,又黑又红的脸上写满无奈。是啊,自从他1996年承包荒山搞绿化,老天爷就不帮忙,旱得出奇,栽了10万多株树,活下来的不到5万!
  为及时掌握天气变化,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半,马思汉一天要看5次天气预报。他不在家时,就让老伴帮着看,记在纸上。5年下来,家里的天气记录就有厚厚一大摞。“你下雨我栽,你不下雨我也栽,我就不信荒山绿不了!”老马跟老天爷较上了劲。
  延川县是延安北边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马思汉是该县的人大副主任。此前历任乡(镇)长、农业局长、副县长等职。带领群众苦干几十年没有实现山绿民富,老马心里不服气。1996年,他发动4个兄弟、2个儿子和1个女儿,集资10万元,贷款15万元,承包了面积300多亩的圆峁山,决心趟出一条绿化致富的路子,给群众做个表率。
  为了对付旱魔,老马和他的“董事”们经过精心设计,在山顶修了5个大水窖、20个小水窖和13个连接池,在地下埋了1万多米塑料渗管,把水窖、连接池连接成遍布全山的地下渗灌网络。为防止水土流失,老马雇佣青壮劳力,把较缓的山坡改造成一道道内低外高的水平梯田,然后深挖坑,种枣树、梨树。在陡坡沟畔,老马种沙打旺、苜蓿、拧条,总之是要做到“黄土不露天”。老马还动用拖拉机、推土机,修了5公里盘山公路。
  五年辛苦不寻常。每天天刚麻麻亮,草草吃过早饭,老马装上两个馍,捎上一壶水就上山了。干到晌午,在山上熬点稀饭,就着咸菜凑合一顿,继续挥锄抡镐。刨土、锄草、剪枝……摸着黑回到家,老马累得饭都不想吃,洗一洗,躺下歇一歇,吃晚饭时已经十点过了。自己病倒了,老伴就“披挂上阵”。80多岁的老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不挫伤儿子的积极性,老人皱皱眉头,硬把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五年汗水没白流。如今“马家园林”已初具规模:15000株枣树,5000株梨树、苹果、仁用杏和30000株桑树、槐树顽强地活了下来,大一点的枣树、梨树今年已经开始挂果。苜蓿、沙打旺和野草也长了起来,阴坡基本上实现了水不下山、土不出沟。老马还在山上养起了小尾寒羊,建起了沼气池。这样,山上的草可以喂羊,羊粪可以喂果树、沤沼气。马思汉想得很美:以草带畜,以畜促林,把圆峁山建成种群共生、良性循环的生态园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老马和他的“董事们”早就琢磨了一副对联:荒山叠翠几代情,绿树缀玉万年青;横批是“马家园林”。因为连年大旱,荒山还没有全部“叠翠”,所以一直没挂出来。他准备等树满山、草遍坡了,就把对联制作好,大大方方地挂到山门上。那时,自己也搬到山上,看着青山度晚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