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第二国境线”上的哨兵——记外国驻华使馆区武警外事警卫部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9
第2版(要闻)
专栏:

  “第二国境线”上的哨兵
  ——记外国驻华使馆区武警外事警卫部队
  新华社记者 刘昕 新华社通讯员 王丹誉 唐建国
  外国驻华使馆区的武警外事警卫部队,担负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的警卫任务。从50年前保卫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前苏联的大使馆开始,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这支精干得力、训练有素的特殊部队,日夜警惕地守卫在素有“第二国境线”之称的使馆哨位上,让友谊的鸽哨声在灿烂的天空飘荡……
  外国驻华使馆区位于京东建国门北和亮马河畔。根据《维也纳外交公约》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的规定,大使馆是一个国家派到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机构,不得侵犯。大使馆门前那条泾渭分明的边线,就成了一个国家的“边界”。武警官兵守卫在这里,责任十分重大。
  1990年盛夏的一天,一个负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悄悄接近某国驻华使馆,妄图制造事端。歹徒骑车行至使馆门口时,突然扭转车把向使馆冲去。千钧一发之际,哨兵张世全飞奔上去,一个干脆利索的“猛虎扑食”动作,将歹徒连人带车推倒在地。巨大的冲力,也使张世全摔倒了,在水泥地上滑出一米多远,顿时血流满面。疯狂的歹徒挣扎着又一次冲向近在咫尺的“边界”。张世全一声大吼,又一个前扑,将歹徒远远地甩到了使馆之外。束手就擒的歹徒正是公安机关通缉的要犯。
  在使馆区执勤任务特殊,还时常遇到难以处理的复杂情况。警卫战士们忠于职守,凭着果敢和对祖国的忠诚,一次次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悍然使用导弹袭击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消息传来,首都部分高校学生和市民义愤填膺,涌入使馆区示威游行,表达对这一暴行的强烈抗议。手挽手组成人墙保卫北约各国驻华使馆的武警官兵,眼眶中何尝不是饱含着悲愤的泪水,胸膛中流淌的何尝不是沸腾的热血!然而,几天几夜里,官兵们忍辱负重,既保护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又确保了使馆的安全。事后,北约各国在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道歉时,其驻华使馆的官员还特意向使馆区外事警卫部队致谢。
  宝剑锋自磨砺出。战士们深深懂得,一个合格的使馆卫士除了要有过硬的思想作风外,还必须具备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优良的气质。在这里执勤的官兵,都要经过近乎严酷的训练。练军姿,战士头顶红砖,收腹挺胸,贴墙而立,任时间分秒流过;练擒敌,官兵拳起脚落,龙腾虎跃,训练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一切付出,使他们在各国外交人员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今年夏季的一天,战士杨立军正在某国驻华使馆正门站岗,刚好遇到这个国家来华访问的元首来使馆看望其外交人员。当车队向使馆驶来时,恰好一只大毒蜂突然落在杨立军的脖子上,狠狠叮了他一口。他强忍疼痛,用一个标准的军礼目送车队鱼贯而入。车队过去了,杨立军的脖子上却鼓起一个又红又肿的大包,但他仍一声不吭地站了两小时岗。
  有时,单凭军事技能还不能满足使馆执勤的需要,必须进行一些特殊的业务培训。外语,是这里战士的必修课,他们每人都掌握了常用的外语会话。部队还根据实际进行言谈举止训练,使大家做到语言表达,准确流利;形体表达,警姿端庄等8项要求。此外,哨兵还要熟记上百种证件、车牌,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
  一天下午,突然下起大雨,正在联合国经济开发署门前站哨的战士柳恩田被大雨淋了个浑身湿透。雨幕下的柳恩田挺立在三尺哨台,纹丝不动,显得格外威武英俊。一位路过这里的某国外交官见到柳恩田一丝不苟的样子,十分感动,把自己的雨伞递了过去,友善地说:“警官先生,请你挡挡雨吧!”
  柳恩田虽然是个新兵,但他知道自己这时应该怎样做。他礼貌地用英语回答这位外交官:“谢谢,我正在执勤,不需要。”
  付出就会有收获。武警官兵以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外国使节的尊重和信任。
  一个寒冬的傍晚,某国驻华大使四岁半的儿子外出时与家人走散,大使和夫人焦急地向哨兵求助。很快,10多名战士出发了,一条一条胡同地转,一家一户地问。5个小时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把迷路的孩子找回。大使夫妇十分感激,一个劲地给武警战士鞠躬。
  像这样助人为乐的事情,在使馆区武警外事警卫部队的执勤记录本里不胜枚举。去年冬天,一个外国人在某国大使馆几进几出。这天,他又来了,在使馆门口不安地徘徊,引起了当班哨兵腾达的注意。经了解,原来,这人在我国期间不慎将护照、现金等全部丢失,投奔本国使馆时又没人能确认其身份,只能焦急地等待。屋外天寒地冻,但中国武警官兵的爱心却温暖着这位素昧平生、衣着单薄的外国人。战士们把他安排在一个有暖气设备的备用岗楼中,一日三餐为他送来热饭热菜,直到他补办了护照和机票,顺利地回国。
  外国使馆区附近有繁华的秀水街、雅宝路、三里屯三个国际服装市场和两条在北京闻名遐迩的酒吧街,每天国际商贾云集,夜夜灯火通明。武警官兵在这样的环境里执勤,自觉守纪律,讲奉献,经受住各种考验,保持了革命战士的光荣本色。一天,战士王书波执勤时捡到一条花布袋,内装3000美元和高级相机等物品,他马上打电话向领导报告。当晚,他们终于找到了失主———一位来华旅游的马来西亚老人。原来,这位老人正准备回国,包内的美金是他返程的路费。老人接过布袋,热泪盈眶地说,中国军人品格高尚,中国人民伟大。
  使馆区武警警卫部队官兵为外国朋友排忧解难的次数,谁也无法准确统计。近10年来,仅拾金不昧就有近千次,总计金额近百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