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春耕中的饶兴礼农业合作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4-13
第2版()
专栏:

春耕中的饶兴礼农业合作社
本报记者 高长任
在春耕的日子里,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出现了一片新气象。
走出湖北省浠水县城的北门,便看到这个社里一片茁壮的夏收作物。油菜花的清香,散遍了田野,一丘一丘的麦苗,绿得发乌,同单干农民、互助组的庄稼比较起来,社里的庄稼更显得可爱。在这里,我发现许多情况和去年春耕时不同:去年,许多垅田(水田)都装满了水,旱地里的小麦是一丛一丛生长的;去年的油菜不多,而且是杂乱地在田里生长着。现在,那些较高的垅田里已不是一片白水,而是长满了小麦和油菜;旱地的小麦全部是条播的,油菜横竖成行,整整齐齐地生长着,播种面积比去年大大地增多了。
我问社长饶兴礼:今年的夏收作物为什么同去年不一样?他微笑着告诉我:不一样吗!这是因为冬播时进行了一些技术上的改革。
去年冬播时,社员们为了增产更多的粮食和油料作物,把较高的水田放干了水,改种上油菜和小麦,并接受已经试验成功的经验,把点播改为条播。大风雪中,油菜曾三次遭受冻害,社员们没有向困难低头,他们用移栽等方法补种了三次,终于保证了全苗。现在春天一到,他们在小麦和油菜田里又及时锄草和追肥,庄稼便长得很茂盛。
有一天,我看到第一生产队的队员们挑着塘泥,送到隔着一个小山包的田里去施肥,我便问他们,为什么不送在附近的田里,要朝山那边送呢?他们告诉我:这是改良土壤。这个塘的泥巴是泥质的,要送到沙子多的田里才肥。说附近的田是泥质的,却要从别的塘里挑沙质的塘泥来,才更有肥效。
这个社的五个生产队,都有技术员,统一由副社长周行德领导。周行德经常参加县农场召开的技术会议,学到了新技术,回来就推广。新技术每次都见效,社员中的保守思想已逐渐被克服。现在,每个村子的向阳地方,以队为单位都办好了秧脚田,为了避免烂秧,使秧长的壮,争取时间早插秧,每个队还用小块的土地试验下旱秧的新技术。
在这里最惹起人注意的是:郭家湾门口新修的一道大塘坝。这是他们社里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在二月份就开工了。这口塘共分三期兴工,现在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这个大塘合并了几口小塘,把塘底挖深,把塘坝加高加固,使它容纳更多的水,在塘坝底下已经装置一条石块和水泥砌成的管道,夏季用水就不用人力车水,只要把小闸一开,就可自流灌溉。社员们亲切地把这口大塘称做“我们的小水库”。这个“小水库”的建成,它下面的七十多亩稻田,就可不愁干旱,每年还要节省许多车水的人工,社里其余的十四口水塘,早在春分前后就修好,现在社员们正挖涧沟,把雨水引到塘里来。
三月二十八日的上午,久雨后露出了太阳,在太阳光下,油菜花更黄得耀眼,麦苗也显得更加青翠娇嫩。不管是垅田和油菜田边,都已堆起了一大堆一大堆的肥料,小麦田的株里行间,也排满了一堆堆黑色的塘泥。更紧张的春耕活动就要开始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