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拾荒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9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拾荒者
  韩永强
  那天上午,天气十分晴朗,我匆匆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忽然听到有人用极为熟悉的乡音叫我。在这座匆忙的城市里,能听到这么亲切的乡音,我不能不以十分的热情给以关注。
  然而,我望尽街上的红男绿女,总也没有我记忆中熟悉的面孔。就在我有些失望的时候,那乡音又一次唤我,我循声望去,只见人行道旁的垃圾桶边站着一个人,见我望了过去,那人忙扬起手再一次亲切地唤我。猝然看见那人,我的脸毫无理由地红了起来。
  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顶已经灰暗的草帽罩住他的脸,依然遮不住他满脸的沧桑,一身工作服油渍渍地如同铠甲般发出暗淡的光,让人觉得无法靠近他。他手中提着一个我们惯见的编织袋,也是油渍渍的发出暗淡的光,里面鼓鼓囊囊的,显然装着从垃圾桶里刚刚掠获的弃物。他分明看出了我的疑惑,微微一笑,迎面向我走来,朗声问我,还认识我吗?仿佛这大街上只有我们俩人一样。我也微微一笑,点点头说,怎么会不认识呢?听了我的回答,他显得更加高兴,大声说,早就听说你也在这个城市里,并且还混得不错,看来还真的像那么回事。我不禁低头把自己上下打量了一番,虽然说不上衣冠楚楚,与他相比还真有天壤之别。我怕他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忙热情地向他伸出手去。他显然有些激动,丢掉手中的编织袋,把手在那油渍渍的工作服上迅速擦拭了一下,向我伸了过来。我正要握住他的手的一刹那,他嘿嘿一笑,举起两手连连摇着说:免了免了。我也不再勉强,与他再靠近一些,打算简略地叙叙别后之情。他忽然对我说,你等一会儿,边说边朝我身后跑去。我诧异地回过头去,原来人行道上有人刚扔下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他飞一样地跑过去极快地捡起那个空的瓶子,又直起腰朝人行道前后瞄了瞄,然后往回走来,脸上满是歉意。我看他并不回避捡“渣货儿”这件事本身的“真实性”,就试探地问他怎么干起了这个行当。
  他并不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你还记得我们在老家捡狗屎的事吧?靠劳动吃饭,哪个行当都搞得。一句“捡狗屎”使我猛然想起他的小名“龙娃子”,当时是一个身手极为敏捷的人,干什么事都会抢在我们那群小伙伴的前面,只有十八岁就到宜昌一家很大的企业里当工人去了,让我们那群小伙伴羡慕得直流口水。后来,他每半年回去休一次假,当年的小伙伴们也四处去讨生活,彼此鲜有相聚的机会,只知道他娶了一个很贤淑的妻,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过得很如意。他见我依然有些疑惑,就问我说你肯定知道三峡工程吧?三峡工程移民政策有三条:就地后靠、投亲靠友、安置进厂。我的老婆、孩子只好找我“投亲靠友”,来到了这座到处是人的城市,偏偏赶上我们企业近来很不景气。你说怎么办?咱们好歹也是个工人老大哥,总不能带头去找政府的麻烦吧。我说政府对移民不是进行了补偿吗?他说的确如此,他家里就领了近五万块钱的补偿费,但是这日子长着呢,手稍稍一松,这钱就像水一样哗哗地流了。现在没有田种了,也不能在城里喂些鸡呀狗呀什么的,一家四口的开支也不像在农村那样便宜,坐吃山空,加上转眼儿子姑娘都要上高中、读大学,没有一点储备心里不踏实。
  我试探着问他:你厂里人知道你捡“渣货儿”的事吗?他把头往起一扬,很轻松地说很多人都知道,这没有什么要保密的。而且,他往我身边靠了靠,轻声告诉我,从去年底开始到现在,只大半年时间,他就从街上“捡”回了两千多块钱哩!
  街上的行人用异样的目光望着我们两个对比鲜明的人,不知道我们俩究竟为了什么那样亲密地攀谈着,而且越说越近。此时,我没了开初的局促和勉强,也为他从街上“捡”回二千多块钱而真诚地高兴。几乎是未加思索,我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咱们俩兄弟去咪二两包谷酒去!他稍稍一怔,马上把手从我的手中挣了出来,连连说多谢多谢!然后,他把编织袋往上提了提,笑着对我说,说了半天话,我的计划指标还没完成一半哩。说完,他一边挥手一边点头而去。
  我紧走几步追上他,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诚恳地说,有空我们聚一聚,有事你给我打电话。他把右手在左腋下擦了擦,小心地接了过去,仔细地看了看,低下头把身上打量了一番,有些难为情地取下头上的帽子,把我的名片放进去,又把帽子周周正正地戴好,对我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尔后他打一声吆喝说:伙计,真的再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