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情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09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情感
  薛秀琴
  我总是这样以为:感情是人的专利,是人与人之间才有可能产生的一种纯真、美好的情谊。然而,前不久,在我历经了武警部队某军犬基地的一次采访,听到了一个武警战士与军犬的故事之后,我不再这样看了。
  纯种警犬“黛安芬”起初似乎并不喜欢站在它面前的这个穿橄榄绿警服的小个子战士,而训犬员刘伟常冷不防被它咬一口,对这条高大健壮的傲气的家伙也没什么好感。但不久,彼此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一个早晨,刘伟想带领“黛安芬”一起出操,一进狗舍,发现“黛安芬”口吐白沫卧躺在一角,浑身颤抖着用一双哀求的眼睛看着他。刘伟一摸它的头,很热,顿时着急了,请来犬医,诊断结果是急性肠胃炎。刘伟想起昨天晚上,为了看电影,没给狗饲料加热消毒,心里很内疚。从这以后,刘伟每天除了睡觉,其余的时间都在“黛安芬”身边度过,替它擦洗、喂食。一周之后,“黛安芬”康复了,“黛安芬”也变了:刘伟抽烟,它叼来火柴;刘伟满头大汗,它咬一块毛巾送来。但是,真正使刘伟喜爱上“黛安芬”并刮目相看的,是一次执行侦破任务。
  那是一次恶性凶杀盗窃案件,凶手破门而入,捅死一位八旬老人和一名六岁儿童,抢去现金和珠宝首饰逃窜了。为防止警犬嗅出气息,狡猾的凶手在屋内洒上香水、酒精、汽油和水,除此之外,没留下任何痕迹。先后有六条警犬和军犬进入杀人现场,都没有找到凶手的气味。这时,刘伟带“黛安芬”来到了现场。“黛安芬”便伸长鼻子在屋内急促地埋头“工作”起来,后又夺门而出,在一座小桥下停住,叼出一个包袱,刘伟打开一看:一把带血的尖刀和一些首饰。“黛安芬”嗅了嗅包袱皮,随即跑进停在月台上的一列即将开动的硬卧车厢里搜寻,对着一个上铺的铺位猛吼起来。这时,两名警察从上铺揪下一个人,“黛安芬”猛扑上去,“哗”地咬破该人的裤子……凶手刚被押下车厢,列车一声长鸣,缓缓启动。
  半年总结,“黛安芬”被记三等功一次,名声大振。此后,屡建战功。
  年底,刘伟要探家了,想起要和“黛安芬”分别,心里隐隐有一种酸楚。出发的前一天,他为“黛安芬”改善了一次伙食,晚上就守在它身边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他刚收拾完行李,只见“黛安芬”早已站在身后默默地望着他。吉普车来了,刘伟登上汽车,“黛安芬”突然嚎叫起来,疯了似的,挣脱了铁链,跳出犬舍追上吉普车,一直追了几十公里才停下,目送着吉普车消失在远方。
  心有灵犀,似乎所有的语言都变得多余,一名士兵和他训养的军犬已完成了情感的全部沟通和升华。
  刘伟后来再一次为看望生病的父亲踏上了探家的路的时候,“黛安芬”没有追他,因为它身边围着刚出生的几只小狗崽子。
  刘伟没再回来。在探家的途中,他乘坐的公共汽车因刹车失灵翻到几十米的悬崖下,又滚入几十米深的河里……也许是心灵感应吧,“黛安芬”先是吼叫、暴躁,然后绝食,挣脱锁链跑到刘伟回家的路旁,朝着刘伟探家的方向坐下,目视远方,泪水涟涟,一动不动。战士们把水果、牛奶、肉包子等放在它面前,它看都不看一眼。战士们无可奈何,只好请卫生队的护士给它输液,维持生命,它宁死不从。政委说:“算了吧,不会有效果的。”
  “黛安芬”一天天地瘦下去。终于爬不起来、慢慢死去,然而,它那双等待的眼睛却没有闭上,直到它被掩埋……
  站在“黛安芬”坟前,身着橄榄绿警服的我说不出一句话。我在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并深深地鞠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