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美国大选杂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2-03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放眼全球

  美国大选杂议
  黄晴
  1月24日,美国民主党、共和党艾奥瓦州党团会议分别就政党总统提名候选人的确定进行投票,副总统戈尔以63%的得票在民主党投票中获胜,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以41%的得票在共和党内领先。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预选就此拉开序幕。
  这次美国大选是新千年的首次大选,本身就有相当的象征意义。有人认为,这次大选是1952年以来最开放的大选,将对美国政治产生长远的影响。
  一些论者认为,直到1999年夏季为止,两党均对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没有明确意向,竞选人在党内展开了激烈竞争。此外,由于没有在职总统参加竞选,两党都有胜出入主白宫的可能。这就是说,今年的美国大选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两大政党的党内提名不很确定,两大政党之间的胜负之数也不大确定。美国选民的党派倾向淡化是造成这种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
  2000年美国大选的第二个特点是,政治竞选耗资日益巨大,据估计,这次大选的总花费将达30亿美元,目前两党总统竞选的相关筹资已达1.5亿美元,金钱在美国政治中的润滑功能更其明显。
  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因特网成为主要的竞选工具,网上宣传,网上筹资,网上招兵买马,网上直接互动沟通,这些高技术方式使美国的政治运作有了新的手段。电视的出现曾使美国的政治运作“直诉化”和“表演化”,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也将使美国的政治运作出现新的形态。
  在政策取向的问题上,两党基本延承过去的分野。据民意测验,在经济、教育、安全保障、医疗保健等问题上,民主党的立场更受选民欢迎,共和党则在国防和道德价值两项上占有一定优势。
  某些美国论者认为,国际和外交问题已不是此次美国大选的关注点,据一项调查,1999年公众最关注的两大新闻是科罗拉多州一中学的枪击事件和小肯尼迪的死,只有7%的美国人认为科索沃战争是1999年的重大新闻。这多少反映出美国人内心深处的孤立主义情绪在冷战后有了相当的回升。
  有人说,“中国问题一直是一个一触即发的问题,一些保守分子一直试图把它置于政治议事日程的首位”。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之一的布什批评克林顿对华“软弱”,回想起8年前,克林顿也曾批评前总统老布什的“姑息”,正所谓主客易位,套路同出一辙,戏中角色又有如此微妙之关系,令人不禁哑然失笑。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已成为美国大选政争的突出话题,其意识形态的背景似乎是:美国社会一直存有“世界独大”的普遍意识和“寻敌”情结,冷战的结束使美国失去了前苏联这一对立面,经济成长良好而又自主自立的中国便自然成为美国某些人的“寻敌”目标和内心打压目标。美国政坛人物是不会不利用这样一种“情绪资源”的。
  另一方面,竞选时说的话是不在其位的放言妄谈,是可以不算数的。克林顿就是例子,一旦主政,就要面对国际政治的复杂现实,就要比较地负责任,就不能太囿于美国的“乡土视野”,要“国际化”一点。所以,对美国大选中种种反华的谵妄之语,要有所关注和分析,但也不宜看得太重。
  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确有很多的领先领域,应算是国际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但从这次美国大选来看,其社会意识中总有一块很“乡土”,很“夜郎国”的地方,这是一种很有趣、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