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筑巢引凤待腾飞——乌鲁木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1
第4版(要闻)
专栏:

  筑巢引凤待腾飞
  ——乌鲁木齐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 李忱 陈沸宇
  定位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早在2000多年前,乌鲁木齐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并逐渐成为沟通东西商贸的重要枢纽,给周边地区带来了繁荣与辉煌。
  如今,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究竟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这不仅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课题,也是158万市民的期盼。
  乌鲁木齐位于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的位置,地理位置优越。从产业结构看,乌市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很猛。市委书记杨刚介绍说,今年年初,市委因势利导,明确提出把乌鲁木齐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商贸城。
  在热闹的华凌市场,记者真切感受到这一发展定位的准确性。这个靠自我滚动发展起来的大型市场,创建于1988年初,没向国家要一分钱,如今营业面积达42万平方米,进驻市场的经营户4800户,从业人员3万多人,日客流量10万多人次,今年预计创税收超过1亿元。据海关统计,去年从华凌市场输往中亚各国的商品货值达1.2亿美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到1999年,乌鲁木齐全市拥有道路962公里、桥梁69座,集中供热面积1207万平方米,石油液化气普及率达到99%。城市建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建设现代国际商贸城的目标,乌市把城市建设放到了一个更高更重要的位置。乌鲁木齐市城建局的同志说,今年乌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13.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多,而全社会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15亿元,是乌市城建历史上投资最多、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市区的道路改扩建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山路铺成了五彩步行街,人民路整齐划一;投资22.5亿元、全长31.5公里的外环路工程完工后,将缓解目前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
  旧城区改造是乌市城建的又一举措。形成于乾隆二十三年间的乌鲁木齐和平南路街区,是乌鲁木齐最早的居民生活片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这片生活区街巷狭窄,住宅拥挤,“脏、乱、差”始终困扰着居民。市里投资4.2亿元人民币,加紧实施这个涉及3000余户、1.3万人的改造工程。眼下这里正进入繁忙的搬迁阶段。
  为使城市的天更蓝、云更白,乌市在去年拆除、改造、停用2900台锅炉的基础上,今年供暖之前又封停了1300多台生活或工业用锅炉。市环保局负责人说,今后3年内,封停锅炉总数将达到2400多台,基本扫除这一污染源。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今年“五一”7天长假期间,乌鲁木齐市土地、规划、环保等部门的许多同志都放弃休息,专门为急于办理有关手续的企业服务。乌鲁木齐正在以更优质的服务,全力营造改革与发展的软环境。
  “现在,沿海城市已由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由过去的政府招商向企业招商转变。这一点,对我们启发很大。”乌鲁木齐市市长努尔·白克力说,“我们必须营造一种‘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投资软环境。”
  今年6月初,乌鲁木齐市政府修改和废止了影响西部大开发及乌鲁木齐投资环境的53份规章和文件。目前,第二批清理出来的文件即将向社会公布。市政府为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限期办理制。有关部门对基层和企业报批的一般事项7日内予以答复,重大事项15日内作出答复,特殊事项随时答复,逾期不答的视为同意。
  乌鲁木齐较早出台的吸引人才优惠办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清华大学博士、曾任西南理工学院建材系主任与建材研究所所长的徐彬,带着他研制成功的碱激发矿渣水泥等技术来到乌鲁木齐,帮助解决乌市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徐彬到乌市3天后,就被任命为市建委副主任兼建筑材料科研所所长。目前,乌市已从全国各地引进了40多名生产一线急需的人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