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乐种“示范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1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新事

  乐种“示范田”
  丁小平 于林才
  在安徽省庐江县冶父山镇,镇村干部人人都有“试验田”。
  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是冶父山镇的强项,素有“潜川乡企看冶父”之说,而农业生产则是该镇的弱项,可谓“有林无果,有粮无效,有水无鱼”。1996年起,冶父山镇明确要求镇干部拿出足够的时间去跑市场、跑流通、跑信息,并推出了镇干部带头种示范园制度。冶父山经果林开发就是一个样板。冶父山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土壤荒山,1996年,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大力开发经果林。可是,群众对此持怀疑态度。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该镇统一规划,统一整地,公开拍卖,干部带头承包。第一年开发的2000亩荒山,由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承包。翌年,面对长势喜人的果林,老百姓心服了,他们纷纷要求开发承包。目前,6000亩荒山全部被国家干部、下岗职工、个体大户、技术人员承包。如今,果树已开始挂果。
  1998年,冶父山镇确定了“一稻两豆”的种植模式,由20名机关干部示范种植,亩均增收1500元。1999年,该镇统一购种在全镇推广规模种植。为解除农民对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担忧,全镇120多名镇、村干部全部带资入股。全镇12个村都由村干部挂帅,成立销售实体,与农民签订包销合同。今年5月,全镇150万公斤鲜豌豆不到半月时间就销售一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