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敬业廉洁的好党员——记中铁十六局干部黄菊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2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敬业廉洁的好党员
  ——记中铁十六局干部黄菊生
  曾正贤 王立武 高进忠
  2000年6月2日下午,北京市怀柔县。
  位于县城北面的殡仪馆哀乐低回,花圈如海,泪飞如雨。中铁十六局四处的职工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纷纷自发地来到这里,向他们衷心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企业的好管家、处财务科副科长黄菊生作最后的告别。
  1994年初,黄菊生被中铁十六局四处党委任命为该处八达岭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计财科长。几个亿的巨额资金要从自己的手中进出,权力不小,担子不轻。
  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黄菊生本身就是一块千锤百炼的好钢。看到别人做得不对的,自己不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指挥部工作的5年多时间里,除了生产经营所需的一些正常应酬外,他绝不参加吃请,从未进过营业性娱乐场所,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企业的钱,每开支一分,黄菊生都要看花得值不值,左右掂量,恨不能掰成八瓣用。黄菊生的“抠门”,有时几乎到了“不合常理”的地步。指挥部经常要采购一些物资,本来这全都是物资部门的事,但他硬是要多管“闲事”,不辞辛苦地出去调查市场行情,走东串西,货比三家,摸清各种物资的价格情况,并及时提醒采购人员,如果发现谁的报价不合理,他都要当即指出,并且说得有理有据,让其心服口服。他常常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决不能利用这个岗位谋取私利搞特权。作为一名财会干部,首先要过好金钱关。公私分明,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次,一位包工头买了许多礼品来找黄菊生:“我们现在急需一批原材料,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这个月能不能给多拨点款?”并且暗示,如果事情办成,还要另外给他“表示表示”。黄菊生正色道:“该给你拨的款,我会按月准时拨给你,不该给你的款,一分我也不会给你。”并严肃地让他把东西拿走。
  黄菊生原则性强,又熟悉国家有关法律和上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指挥部的领导尊重他,遇到一些敏感的事情也喜欢跟他商量。一次,领导问他:“指挥部效益比较好,职工们也很辛苦,能否每月增加30元流动津贴,夏季另增加60元防暑降温费?”黄菊生说:“这不符合上级有关规定,不能办。”有人提议,给包工队超拨些工程款,然后再“回扣”过来,给指挥部职工多发些奖金。黄菊生当即严肃地指出这是个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馊主意”。
  1996年秋天,黄菊生感觉到右腹部常常隐隐作痛,经诊断,他患的是胆囊炎,而且很严重,需要住院做手术。1999年4月,黄菊生被送进了北京友谊医院。经检查,他的胆囊已经全部萎缩坏死,胆汁已干,胆内只剩下一粒黄豆大的石块,必须立即动手术切除胆囊。除此之外,还在他的身上查出了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炎和痔疮等多种疾病。手术后不到一个星期,伤口还没愈合,黄菊生连家都没回,直接从医院去了工地。
  2000年5月,为迎接企业改制,中铁十六局清产核资全面展开,并要求各单位务必于6月10日前结束全部工作。黄菊生主动承担了任务。面对艰苦而繁重的工作,黄菊生又开始顽强拼搏了,白天,提前上班;晚上,加班到深夜。
  2000年5月31日,这是黄菊生生命的最后一天。处机关7点半上班,他却7点10分就提前来到办公室打开水、扫地、擦桌椅。下午4点07分,因过度劳累导致血压骤升,进而引发脑干梗塞,经抢救无效,黄菊生那颗滚烫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8岁。
  黄菊生虽然匆匆地离去了,但他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坚持原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廉洁奉公精神;不图享受、不计名利、不患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奋不顾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牺牲精神,将激励着广大职工为企业的发展振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