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纯洁党员队伍——江西樟树市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2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纯洁党员队伍
  ——江西樟树市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调查
  本报记者 张严 余清楚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关于“从严治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精神,以及中组部关于“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加强教育管理”的有关指示,江西省自1998年起,在樟树市进行了“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试点。由于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严肃处置了一批不合格党员,较好地起到了疏通党员队伍“出口”,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作用,得到了中组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问题—党员“出口”不畅,影响党的形象
  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新形势下,根据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融为一体,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1988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江西省樟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都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并在开始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已出现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每年通过民主评议出党的数量还不到0.1%,党员队伍“出口”严重不畅。
  一些党组织放松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些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致使党员队伍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
  在江西省委组织部、宜春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从1999年3月开始,樟树市按照“先行试点,全面铺开,严格标准,从严处置”的总体思路,在全市46个基层党委,903个党支部,19407名党员中开展了“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试点工作,并于今年3月中旬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回头看”活动。共评出不合格党员305人,基本合格党员212人,分别占党员总数的1.57%、1.09%;不合格党员中,开除党籍的5人,除名的50人,劝退的52人,限改的198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9人。
  做法—严格标准,把握政策
  樟树市委把试点工作作为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大事来抓,将其列入市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为了找准党员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评议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开展评议工作前,分两条线对党员队伍现状进行调查摸底。一是由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6个小组,到纪检、监察、公安、检察、计生、工商等有关部门,着重调查了解党员存在的违纪违法情况;二是以基层党委、党支部为单位,对本单位的党员进行“七清理”,即清理入党材料;清理1998年被评为不合格限改党员的表现和管理情况;清理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清理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所交办任务的“三不”党员;清理党员违纪违法情况;清理党员信教和修炼“法轮大法”情况;清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情况。清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调阅党支部、党小组的记录本、党费收缴卡及党员档案等有关资料,查清每个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与党内外群众座谈,了解党员的现实表现、完成任务、模范作用等方面的情况;到有关部门核实党员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计划生育、交纳税费等方面的情况。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既掌握了全市党员的基本情况,又了解到少数党员在党风党纪、党性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下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严格标准,把握政策,使“评议”工作不走过场。在“评”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党员自己以口头、书面形式评,党内外群众以口头、书面形式评,“面对面”和“背靠背”等方法,通过党员个人反思、召开群众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依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和评议标准,查找党员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党性观念、宗旨意识、工作态度、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团结同志、模范作用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从而“评”出党员的“格次”。在“议”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党员个人以口头、书面形式议,党内群众口头议、“面对面”议等方法,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挖掘党员深层次的思想根源,“议”出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特别是“议”出对有问题党员如何整改、帮教,达到教育转化目的的强硬措施。
  在处置不合格党员中,他们没有只从党员存在问题的现象来对其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注意把握五种界限:一是把丧失信仰和党性立场,反对、抵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因认识模糊,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执行不力区别开来;二是把由于党组织不健全,造成党员不能履行义务,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与党员本人主观上不愿意履行义务,不参加党组织活动区别开来;三是把由于能力所限造成工作上的损失和失误,与玩忽职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区别开来;四是把因组织观念淡薄,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组织活动,不交纳党费,与因下岗、待岗而外出务工经商等有客观原因的情况区别开来;五是把因年老体弱,无力完成党组织所分配的工作,与革命意志衰退,不起党员作用区别开来。
  成效—纯洁了党员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进一步疏通了党员“出口”,纯洁了党员队伍。这次民主评议党员试点工作突出“评”和“议”,较好地克服了一些党组织存在的只“套”不“评”,只“评”不“议”,只评议不处置或处置不力的问题,使不合格党员得到严肃处置。樟树市烟草局党员柳秋如长期在外,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在群众中影响不好,在互评定格时,党员一致同意定为不合格党员,作除名处置,其父退休党员柳银高也举手表示同意。
  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民主评议党员试点工作,一是使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高了党员履行义务和权利的自觉性,激发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薛溪街道办事处洲上村的多年旧欠难以收缴,村党支部在此次评议中,统一思想认识,号召党员带头,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收旧欠27万元。二是增强了党员的组织观念和党性意识。永泰镇洋塘村党支部两名长期患病卧床的老党员杨欠生、杨水生,迫切要求参加评议活动,为了满足其要求,村党支部派专人接送他们参加自评互评会议。三是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鹿江街道办事处65岁的党外监督员揭金秀,参与评议活动后,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党要管党”的意识。通过评议试点工作,该市各级党组织认识到,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不仅仅是处置一些不合格党员,也是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手段,解决一些党组织中存在的组织建设不健全,活动开展不经常,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等问题。
  健全了党组织“纳新”机制。该市在抓好“评议”和“出口”工作的同时,还注意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在全市开展了“完善民主评议团员制度、严肃处置不合格团员”试点工作。通过评议,全市各级团组织得到加强,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觉悟得到较大提高,各级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了500多名优秀团员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
  启示—建立督导机制,严格评议标准
  ———搞好党员“评议”、疏通党员“出口”工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督导机制,强化群众监督。樟树市这次党员“评议”、“出口”工作之所以力度大,效果好,一是省、宜春市、樟树市三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一抓到底。二是抽调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评议工作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督导,及时发现和纠正评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评议工作检查验收,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干部、普通群众中聘请民主评议党员监督员,使评议工作自始至终广泛地接受群众监督。
  ———搞好党员“评议”、疏通党员“出口”工作必须坚持严格的评议标准,确保不走过场。以往一些党组织民主评议党员之所以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搞好人主义,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关键在于部分党员存在着“认真没好处,敷衍没坏处,谁认真谁吃亏”的错误心态,没有坚持严格的评议标准。这次樟树市始终坚持按《党章》和评议标准办事,使评议工作顺利进行。
  ———搞好党员“评议”、疏通党员“出口”工作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樟树市“敞开大门搞评议”,聘请了党外监督员,设立了举报电话,召开了党外群众座谈会进行测评,开展千人问卷调查,广泛地听取了党外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民主评议党员的公开性、民主性,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搞好党员“评议”、疏通党员“出口”工作必须抓好教育转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樟树市这次党员“评议”、“出口”工作,涉及面这么广,处置不合格党员这么多,没有出现什么波动,关键在于做好了思想教育转化工作。正是由于思想工作做得细、做得实,从而使整个评议试点工作始终处于平稳有序的运行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