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罗总统选举浅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2-13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罗总统选举浅析
本报驻罗马尼亚记者 张志鹏
在10日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伊利埃斯库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图多尔,当选为罗马尼亚新世纪首位总统。
罗11月26日进行总统选举,社会民主主义党总统候选人伊利埃斯库获36.89%的选票,位居榜首。大罗马尼亚党总统候选人图多尔紧跟其后,得票率为28.33%。但2人得票率均未超过50%。罗选举法规定,第一轮投票总统候选人得票率如未超过50%,两周后再举行第二轮选举。
在第二轮选举中,伊利埃斯库除继续得到社会民主主义党及其拥护者支持外,又得到除图多尔及其大罗马尼亚党以外几乎所有执政联盟各党的支持,使他时隔4年之后,重新当选为罗总统。
此间舆论认为,伊利埃斯库之获胜是对现政权的否定。1996年大选后由民主协议会、社民联和匈民联组成的执政联盟,一开始就在执政纲领、实施策略和各自利益方面不断发生龃龉,行动上相互掣肘。4年来罗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经济连续3年下滑。人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近50%的居民生活在贫苦线以下。通胀率居高不下,今年高达40%。社会问题严重,游行示威等抗议活动时有发生。官员腐败严重,政府反腐败空话多,实际行动少。人民对此怨声载道,对现政权丧失信心,因此两届政府被解散。
对外方面,波、匈、捷加入北约,而战略地位重要、实力并不逊色的罗却被排除在首批加入北约名单之外。前南危机和北约轰炸南期间,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但未获西方实质性补偿。所有这一切,使现政权威信扫地,客观上为伊利埃斯库赢得大选创造了有利条件。
罗电视台12月10日晚公布抽样调查结果后,伊利埃斯库立即发表电视讲话。他说,此次选举结果是罗人民政治上成熟与富有责任感的胜利,是罗人民坚决抵制极端主义、极权主义和排外主义的试金石。他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实现民族和解。
伊利埃斯库强调,在11月26日议会选举中获得胜利并单独组阁的社会民主主义党决心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新政权对内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实行具有透明度的私有化,重树国家权威;向贫穷、腐败和犯罪宣战,重新唤起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国家未来的信心与希望。对外方面,罗将加快“加盟入约”步伐,加强与美关系,密切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作,同摩尔多瓦共和国保持和发展特殊关系,同其他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同传统友好国家继续保持和发展合作关系。
罗地处巴尔干半岛北部,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是中东欧地区一个重要国家。此次大选后,如果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各派政治力量真正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实现政治和社会稳定,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经济,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就会展现在罗人民面前。
(本报布加勒斯特12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